应学校邀请,10月12日下午,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杭侃 教授在1号报告厅作了题为《图像与文物研究》的学术报告。生化学院博物馆专业和文史学院历史专业的20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杭侃教授通过对《清明上河图》与考古资料和古代历史文献的对比、应县木塔的复原研究、历朝历代文人所绘“赤壁”这一历史事件以及“万法归一图 ”和《万法归一殿》的差异等案例的分析后指出,图像既可以为考古研究或文物研究提供必要帮助,同时,在研究中也要注意由于绘画中运用的艺术手法所带来的研究陷阱。杭侃教授的报告对今后天水师范学院文博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杭侃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宋元考古、佛教考古、博物馆学,著有《宋元时期的地方城镇 —— 以中原北方、川东和江南地区为例》,《辽中京大明塔上的密宗图象》,《云冈石窟第二十窟西壁的坍塌时间与昙曜五窟最初的布局设计》,《清明上河图再研究》等多部学术著作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