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科学体系中最基本的理念,也是实施有效管理、渗透服务意识、实现工作目标的灵魂。以人为本体现了浓厚的人本观念,注重人的潜能的充分挖掘,注重人的意志统一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它从人最基本的尊重、信任、鼓励等需求出发,着眼于每一个岗位的管理者和服务者激情迸发、智慧的投入和自主性的调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完成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支撑点,是我们搞好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石。
一、学校管理的两种模式
现实学校对学生和教职工的管理可以划分为两种模式,也可以说是代表了两种管理思想。其一是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规章制度的管理是指学校依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以及学校的各种规定要求为标准,规范人在学校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言论与行为。规章制度的管理是学校对人的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它规定教职工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规章制度管理的核心是让人按照规定和要求工作。另一种模式则可以称为以人为本的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在学校管理中以被管理者为主体,更多地关注人的独立性、人的个性发展、人的存在与价值、人的情感与沟通。以人为本的管理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每个人身上内在的财富,使每一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潜力;使每一个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性得到完善的发展。因此,以人为本的管理是激发人潜能的重要手段。
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上述两种管理模式。以人为本的管理和规章制度的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密不可分,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发展和管理质量的提高。规章制度的管理使学校工作在有序、合理、公平、公正的运转机制下,求质量、求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是最大限度地通过关注人的问题,激发人的潜能,求得超越发展。但是,规章制度的管理只强调人可以做到何种程度就可以达到一般要求和目标,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它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只能是守住学校管理标准的底线。以人为本的管理更加重视人情,最大限度焕发人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热情,使得规章制度的管理更加有质量。同时,规章制度又使得以人为本的管理更加规范和有序。因此两种管理模式相互补充,相互完善,使得学校的管理更趋于高标准、高目标。
在学校管理中往往不能正确地处理规章制度的管理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的关系,通常更加重视用规章制度管人,而忽视管理中的人的因素。这样,学校的平稳运行有了保障,但人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没有充分地施展,阻碍了办学质量的提高。
因此,学校管理在实现两手抓的基础上,应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让学校的管理向着规范、高效的方向发展。
二、以人为本学校管理理念的实践与探索
(一)关注教师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核心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最好最优发展。关注教职工个体的发展是提高教师群体水平的关键。因此,关注教师个体的发展是学校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