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老师
他享受课堂,坚持作学生的“灵魂导师”,是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他积极进取、拒绝“落伍”,努力紧跟时代步伐;他关心学生、谦逊朴实,将“育人”视为毕生“事业”。他叫李治,南开大学泰达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第十二届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获得者。
用一星期,备一堂课
1993年,李治从河北省石家庄考入天津大学,开始了长达八年半的求学之路。2002年博士毕业后,李治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随后留校任教。“我从小就十分敬重老师,因为老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李治对“教师”这份职业的渴望,让他开始了十余年的教书生涯。
2003年,初为人师的李治,努力而又执着。“我还记得第一次要给硕士生上课,为了短短两课时,我准备了整整一个星期。我每天都对着墙壁练习,直到最后不看课件,我都能背下所有讲课内容。”李治从一开始,便全情投入教学,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教学最重要的是‘责任’两字。一定要认真备课,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就会自然流畅的讲授课程。讲课内容要通俗易懂,要结合同学们感兴趣的案例进行教学。同时,要确保课堂的活跃性,不要‘死气沉沉’。”李治在教学中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我现在承担了许多教学任务,每天都将大量时间投入在教学上。我就是想努力讲好课,让同学们多学点儿知识。”李治十年如一日,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
“好奇”“求新”,拉近“代沟”
“我要求学生‘自信’。‘自信’源于‘实力’,‘知识丰富’、‘技能过人’就会‘自信’。自信的人会不卑不亢,泰然处事。”李治认为教师除了传播知识以外,塑造学生的品格也十分重要。“我会推荐《金庸全集》给学生看,书中有许多展现人性思维的地方,从中他们可以学到许多待人处事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情商。”
李治时常会参与学生组织的活动,与同学们进行深入交流。“现在的学生很活跃,也很聪明,接受信息非常快。但有的同学会沉迷于网络游戏,学习不用功。我会鼓励他们多去学些技能,拿些证书,不要荒废青春。”李治像知心朋友一样,对待他的每一名学生。
“我总是尽量减少‘代沟’,努力保持与同学们在一个‘水平线’。我觉得‘好奇心’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不断‘求新’,更好的贴近同学,与同学们进行交流。”李治平时会翻看学生的微博、微信,努力熟知同学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及网络词汇。
李治在谈到他教过的学生时,显得十分欣慰。“我的学生毕业后都去了不错的单位,有的还去了很好的银行工作。我与他们会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保持交流。每次看到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取得了成绩,我都替他们感到高兴。”
心怀“教师梦”,讲好每分钟
李治喜欢看电影,他认为电影与教学、做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平时,我喜欢去电影院看看电影,因为电影中有许多东西值得学习。演员们的‘表演’值得我去模仿,剧情传递的‘人生道理’值得我去回味。”
李治认为教师就像一名“演员”,精彩的表演背后是扎实的基本功和充分的准备。“讲台像舞台一样,教师站上讲台,就好像演员站上舞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必须像演员登台演出一样,精心雕琢每一个细节,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才能把课讲成精品。”
在谈到此次获奖时,李治显得十分淡然。“荣誉既是动力,也是鞭策。我很荣幸代表南开赢得荣誉,也将更加认真、更加负责的投入教学。既要做好知识的‘传播者’,也要做好知识的‘创造者’。我现在正在准备一些网络视频课程,也在撰写教材。”
“获奖并不是我最大的追求,我只不过有一个‘教师梦’,是它驱使我在教学这条路上不断前进。”李治眼神坚定地对记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