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师大附中参加第五届国际课堂教学(中学数学)研究论坛,两位省级名师学员(福建师大附中的江泽和福州三中的黄炳锋)分别为研究论坛上了《数学期望与风险型决策》和《趣探裴波那契数列的简单性质》的研讨课。两节课引发了我的诸多思考。
名师的两种素养
教师是份双专业的职业,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优秀教师、卓越教师在这两个专业都应达到较高的水平。一般而言,学段越高,对教师的学科专业的素养的要求就越高,到了大学就成了学科专业教育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教育家大多出在中小学幼儿园的原因。高中教育对教师的学科专业要求也相对较高,当然这是必要的,因为它是基础和前提,不少教师因此注重学科专业的提升而相对忽视教育素养的修炼,这对高中阶段的教学改革和高中阶段的教师专业成长尤其是高中名师的培养则是十分不利的。作为名师,无论是哪个学段,其核心标志是教育的素养。高中名师,两手都要硬,两个方面的素养都要高。就两节课所反映的实际而言,这两位名师的学科素养是相对过硬的,而其教育素养则需进一步提升。
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两种素养与教学的关系
是教数学还是教学生学数学
数学名师是教数学还是教学生学数学?这是两种不同的教学观、教师观。教数学的中心是教,教学生学数学的中心是学。课堂教学应该以学为中心、为主线、为基础,让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看得见,学生是怎么学会的,是怎么从不知到知、从知之浅到知之深、从不能到能的?是怎么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这个过程应该成为课堂的主线、主旋律,这样学生的学习质量才能看得见。
要致力于建立一种让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的教学文化和教学方式
学生的发展潜能是巨大的,教学不是往学生头脑填塞知识,而是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创造潜能。我们要重建课堂教学文化和教学方式,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让学生的安全得到充分的保障,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自信得到充分的培养。这才是名师教学、卓越教学的品质和特点。
我们的教学要给学生剩下有价值的东西。
教育的本质是“学生把教师所教的东西遗忘后所剩下的东西”。名师的教学应该给学生剩下有价值的东西:如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思维文化,而不仅仅是数学概念、数学知识、数学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