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有一个创建于2006年的青年志愿者协会。这个协会的志愿者全部由该校的在校学生组成,虽然学校的学生总是在“新陈代谢”,但是新入校的学生总是积极加入进来,如今协会已经壮大到千余人。该协会最初是由机械学院学生常红周发起创建的,如今他早已留校任教,并且在章丘安家落户组成家庭,成了地地道道的章丘人,但他继续带领志愿者组织一些活动,延续着爱心。连续六年来,志愿者们总是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走上街头,踏上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义举。
在火车站和公园景点,有他们打扫卫生的身影;在敬老院,有他们和老人开心聊天的声音;在幼儿园,有他们和孩子一起玩耍游戏的情景。
2009年,他们来到山东全运会的会场进行志愿服务。
2011年,他们帮助家住文祖镇的残疾文学青年刘冰,走进凯文学院的课堂,圆了他的大学梦想。
今年春天,在市政府办公室支持下,他们携手济南市红十字会、章丘市红十字会,在龙泉大厦成功举办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活动。……
虽然如今正是学生放假时间,但是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些学生在常红周老师的带领下,依旧选择留校,继续开展一些积极有益的志愿者活动。
官庄镇渔湾村的徐宝天,自幼下身瘫痪,去年高位截肢,但他身残志坚,多年来坚持文学创作,作品多次发表并获奖。他的事迹被凯文学院的校领导知道后,决定组织青年志愿者的成员,去慰问徐宝天。
8月2日上午,凯文学院的十名青年志愿者,携手章丘“好人家”酒销售店的工作人员,以及一些社会的爱心人士组成一支由21个人组成的爱心团队,带上食油、米、面、衣服等生活必须品来到徐宝天家中进行慰问。他们与徐宝天进行一番亲切交谈后,接着就开始打扫卫生,洗锅刷碗,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就使得这个小家焕然一新。
家住怡和家园的宋爱民女士每年都会来看望徐宝天,如今已经是第五年了。家住锦绣花园的单向和认为:如今中国正在创建和谐社会,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很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人们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向社会奉献一点爱心。香港街“洒逸理发店”的王绍民女士也来到这里,她牺牲了自己的一天生意,带上理发工具,亲手为徐宝天和他的母亲理发。她虽然没有捐资捐物,但却用行动表达了自己的爱心,这同样值得我们尊敬。
在返程的路上,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的常红周科长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说:“人人奉献一点爱,人生将会变得更精彩。我们学校的协会,就是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社会奉献爱心。通过这几年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我们更加了解了社会,懂得生活,这对我们整个人生都会有好处。以后会继续带领学院的学生,为章丘的和谐、幸福,做出贡献、奉献爱心。”
说到这里,常红周科长领着坐在车后排的十名学生一起随着手机音乐唱起了歌曲《好人一生平安》,那清脆悦耳、激情嘹亮的声音在车厢里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