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一则材料而快速成文?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引——抒——点——悟——联”五步成文技巧。此五步,环节连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不失为一种很实用的作文指导方法。
(一)引,引材料(简明)。
开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材料内容,删去细枝末叶,留下故事梗概,突现关键词,为下文议论抒情做好铺垫。“我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一个老人在火车上不小心掉了一只鞋,在众人的惋惜声中,老人毫不犹豫地把另一只也从窗口扔掉。老人解释说,这鞋无论多么昂贵,对他而言都失去了作用,然而捡到这双鞋的人还能穿呢!”这段引述极简要地概括了材料的主要内容,“惋惜”“毫不犹豫”“失去作用”“还能穿”等关键词又为下文议论抒情张了本。
(二)抒,抒感受(真切)。
好的说理文不仅要能以理服人,还要能以情动人。紧承前面引述的材料,对材料中的主人公行为给予评价,抒发自己真切的感受,表明鲜明的感情立场。“老人那深沉凝重的思索,那不被世人理解的举动震撼着我的心灵。”看似极简短的一句话高度评价了老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在结构上这部分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三)点,点题旨(透彻)。
这一节的中心句就是全文议论的重心,是灵魂。从材料里读到的精髓,引发的感悟都要在这一部分彰显,所以题旨不但要点破,而且要点透。点明题旨的语言要准确,不含糊,不隔靴搔痒。“与其抱残守缺,不如果断放弃。我在老人身上,读到了睿智,读到了理解,更读到了放弃的底蕴。有时放弃不是忧伤,而是一种美丽……”几句话扣题紧密,点题透彻,一语中的。
(四)悟,悟道理(深刻)。此节应宕开一笔,展开联想的羽翼,由所读材料自然的生发开去,由此及彼,古今中外,自然社会,宇宙人生,心骛八极,游刃有余。“奇妙的自然界,奇妙的人生,都是宇宙矛盾的缩影。失去与拥有,放弃与争取,既格格不入又紧紧相连,甚至相互转化。”这几句围绕议论的中心辨析了“失去” 与“拥有”“放弃” 与“争取”的关系。紧接着又分三段分别以自然界中的“落叶”“昙花”“冬眠的青蛙”为例进一步阐释了放弃的美。至此,习作境界开阔,内容丰富,说理深刻,既有理趣又有情趣,文采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五)联,联实际(紧密)。说理文具有针对性,要体现其现实意义。“自然界万物尚且懂得牺牲自己去创造多姿多彩的世界,人又何尝不需要使这种精神得到升华呢?”通过上文的“引”“抒”“点”“悟”四环节的充分蓄垫,结尾处紧密地联系实际,言简意赅,不有意拔高,也不流于形式空喊口号,情理交融,水到渠成。至此,一片完整的读感式作文立时而就。
虽说文无定法,但是如果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快速完成一篇文理兼备的习作,事半功倍,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