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祭石曼卿文》_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 线上棋牌平台官方版 
大学库管理系统

简析《祭石曼卿文》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石曼卿(994—1041),名延年,字曼卿,北宋文学家,才高未遇,饮酒自放,愤世嫉俗。“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欧阳修语)欧阳修是其挚友,两人相识于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当时同官馆阁校勘,不到一年。其后两人分别多年,当再度相聚时,石曼卿已憔悴衰老,不久,48岁的石曼卿就英年早逝。欧阳修曾作《哭曼卿》和《石曼卿墓表》等诗文对石曼卿予以深切悼念。诗《哭曼卿》对石曼卿的诗歌才华、书法艺术作出高度评价,对彼此相识甚晚,相聚无多表示遗憾,对石曼卿的才高不遇,英年早逝表示了极度的哀痛。在石曼卿去世26年后,欧阳修又派人到石曼卿墓前祭奠,并作《祭石曼卿文》,抒发了对挚友的深切怀念。

祭文首段点明时间与人物关系,这虽是祭文的固定形式,但也交代了写作本文的缘由。

正文分三段:第一段(全文第二自然段)叹其名声卓然不朽,作者说曼卿活着的时候是人世间的英杰,死之后化为神灵,死后形体虽化,而名声却如同古之圣贤一样“昭如日星”,可见欧阳修对石曼卿倾慕之极,这也正是作者在石曼卿去世26年后还一往情深,遣人致祭的原因。第二段(全文第三自然段)以“奈何”为界分两层。“轩昂磊落,突兀峥嵘”承上一段“生而为英”,盛赞曼卿不凡的气度和高尚的人格;“金玉之精”“千尺长松”“九茎灵芝”当为作者的主观愿景,与上一段“死而为灵”相呼应,深蕴作者对朋友的爱怜之情。“奈何”以下,笔锋陡转,“荒烟野蔓”数句将一幅荒冢凄凉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面对满目凄凉的坟墓,就如同面对曼卿的人生境遇,作者将现实的情境、过去的记忆和未来的遥想交织在一起,既有对朋友的思念,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文章的境界由此开阔。两层一客一主,前一层仅为反衬之笔,后一层是本段的重点,也是全篇的核心,主观愿景与客观现实构成强烈反差,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无限痛惜之情。第三段(全文第四自然段)前两段先后用“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作铺垫,本段直抒胸臆,“盛衰之理,吾固知其如此”,“固”字用得好,与下文的“而”字构成转折,一句“有愧乎太上之忘情”宣泄出作者对朋友沉甸甸的思念。欧阳修写作此文时,已经61岁,自然深知名可不朽,空悲无益的道理,可是,追念往昔,仍凄然泪下,不能忘情!理智,终究抑制不住情感,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祭石曼卿文》以情驭笔,一气呵成,不假修饰,却又得结构之妙。“三呼曼卿”统摄全文,对亡友的景仰与赞誉之情溢于言表。并借凄凉之景抒凄楚之情,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石曼卿英年早逝的痛惜和对友人深切的怀念。而最后一呼又采用逆笔,未言情,先言理,情理矛盾,理不胜情,以至伤心落泪,更见友谊之深挚。

整篇祭文集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略于叙事,详于抒情、议论,且议论中融注深厚的感情。祭文基本上没有追叙石曼卿的生平事迹,而主要是通过物之盛衰、人之生死、形名之存亡的议论,抒发对挚友的怀念之情。在议论中交织着主观与客观、常理与心理的矛盾,千回百转,低回凄恻,愈转愈深。整篇文章情真意厚,缠绵悱恻,不能不令人动容。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