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是一项综合性的考查,是检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涉及古今沟通的问题,在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既需要字斟句酌,又要顾及全篇,因此它又是考查学生书面表达的一种好方式。然而在平时的作业和线上棋牌平台网址 当中,学生对文句的翻译和文意的理解,失误率都较高,这除了翻译的方法不恰当等因素外,学生平时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习惯上的误区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
一、常见误区
1 .做“君子”不做“小人”——只动口,不动手:学文言文时,一般学生都有这么一种感觉,书上那些句子的意思看起来也基本上能明白,但真正动起笔来,又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就像茶壶里煮饺子― 有嘴倒(道)不出:文言文翻译不是仅仅能读懂文本就可以轻易做到的,因为心里边明白不等于嘴上能够说出来,嘴上能说出来也不等于笔下能够写出来,它还涉及现代汉语书面表达中的诸多问题。
2 .过分依赖参考资料― 只动眼,不动脑。学生学习文言文时,常常是看一句古文,就看一句翻译,想都不想一下,只有眼睛的机械运动,没有自己思维的参与,这是极不正确的习惯。在学习文言翻译时尤其要懂得“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学习新课之前,必须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只有养成这种习惯,才能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而要发现问题,只有做到心中无“书”(文言翻译参考书)参考书只能供自己解惑时使用,绝对不能包办代替自己的主观思维,如果那样,是不可能学好文
言文翻译的。
3 .懒得动手查工具书― 只被动接受,不主动获取。在学生的参考资料中,古今文言对译的辅导书几乎人人都有,但古汉语方面的工具书,就连最基本的如《 古汉语词典》 等都很少见到。这种被动学习的方法,其实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要知道,勤查工具书才符合“大胆猜测,小亡求证”的治学原则。遇到不懂或.不确定的文言词汇,一定要查工具书:工具书上有多个义项,如何选择正确的义项呢?这就有一个比较、判断、鉴别和选择的思考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经常反复,则有助于学生翻译文言文时所需的猜选和推断能力的提高
4 .做题时不愿细读原文― 只看局部,不顾整体有人认为.傲古文翻译题,“整体感知”这一步是多余的甚至有人认为,不看原文照样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虽然不排除这种情况的存在,但遇到特殊用法和词汇有特殊含义的时候就不管用了常言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如果没有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宏观把握,文意的推断就很可能是瞎子摸象,断章取义。因此一定要读懂读完原文再做题,要牢记“磨刀不误砍柴功”, “读”就是磨刀,是“砍柴”的基础:另外,要准确理解句意,除了把握全文这个大语境外,还要联系上下句这个小语境。
二、对策
1 专门训练从课文抓起
要想在线上棋牌平台网址
的文言文翻译题上少失分、不做些专门训练显然是不行的训练的题目不在数量多而在质量高,训练题从课文中选取即可因为这样做,比随便拿出一段文本让学生翻译要强得多:
道理很简单:因为心里明白的尚且不一定译得出来;那么心里不明白的就一定译不出。让学生先从熟悉的语段和句子着手翻译,力求做“信、达、雅”,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自然能摸索到一些翻译的诀窍,然后凭借这些诀窍再去翻译生疏一些的文句,也就可以驾轻就熟了。
2 .平时训练既动口又动手。文言文翻译并非易事,确实需要踏踏实实地训练,切不可等闲视之:在平时文言文的翻译练习中,学生们常常会“眼高手低”,许多人自以为文意知晓,就不屑于落笔翻译,这种态度是必须克服的。每次讲课前,教师应让学生书面翻译出所要学习的篇目或段落.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分小组讨论.小组还解决不了再求助于教师这样既可以帮助教师及时、真实地了解到学情,讲课讨能有的放矢.又可以防止眼高手派.
3. 记住文言翻译的口诀,反复实践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同语,双音换替;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总之,学习翻译文言文,积累是基础,方法是保证,习惯是前提。只有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中养成独立自主的良好习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分类存储一定量的文言知识,并能够按照正确的翻译方法去反复训练,相信在考试中,一定可以勇闯此关,智夺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