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桂凤教授
黄桂凤,女,汉族,广西桂平人,文学博士,教授,广西大学硕士生导师。现任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1989年-1993年在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96年-199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03年- 2006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和唐宋文学。承担的课程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中国古代诗词研究学等。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收录6篇),承担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广西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新世纪高等教育教改项目1项(已经结项),出版著作1部。
附:黄桂凤教授的科研及获奖情况
发表的论文:
一、中国古代文学论文(部分)
1.《陶渊明是“归”而不是“隐”的社会文化心理解读》,《作家杂志》(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4期。
2.《田园情与骚怨心---陶渊明与柳宗元诗的差异性之精神解读》,《山花》(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第3期。
3.《论陈与义在杜诗接受上的变革》,《电影文学》(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第15期。
4.《浅论苏轼对杜诗用典的接受》,《长城》(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4期。
5. 《李贺在杜诗接受史上的特殊地位》,《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6.《文天祥的爱国主义思想探析》,《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7.《略论唐代两次儒学复古之走向》,《柳州师专学报》2006年第1期。
8.《李商隐与杜牧对杜诗之受容比较》,《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9.《爱国:现实主义的深刻体现——论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对杜诗的接受》,《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0.《苏轼对杜甫题画诗的接受与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12期。
11.《“诗史”精神重放光辉——论宋末诗人对杜诗的接受》,《孝感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此文被《新华文摘》2005年第23期作为重要摘要转载)
12.《“诗史”精神的确立——杜诗在唐末五代接受探析》,《唐都学刊》(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第2期。
13.《新批评与清真词的含混美》,《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14.《略论比兴对诗歌艺术的影响》,《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15.《对唐玄宗“穷兵黩武”之反思——读杜甫<兵车行>与<前出塞>》,《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16.《略论元、白对杜诗接受及其异同》,《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17.《宋代文坛接受杜诗的原因》,《云梦学刊》(中文核心期刊)2013年第2期。
18.《<诗经>比兴的分类》,《玉林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
19. 《<诗经>比兴研究概述》,《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4期。
二、教改论文
1.《对外汉语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期。
2.《对外汉语专业普通话培训的方法和特色》,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第。
3.《简论“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特殊性》,玉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1. 《桂东南采茶戏的变迁、特点与生存状态分析》,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2.《论保护和发展博白桂南采茶戏的策略分析》,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3期。
3.《陆川县客家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浅探》,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4.《广西贺州客家的宅第文化的保护》,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5.《从壮人的<大宅颂>与<智城碑>看大唐文化之南渐》,《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4期。
出版的著作
《唐宋杜诗接受研究》,吉林:辽海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主持的项目:
1. 北部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广西教育厅(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项目)2010年。
2.《元明清杜诗接受研究》,广西高校人文课题,2013年。
3. 泛北部湾地区对外汉语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2010年,广西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第二批)(已经结项)
获奖情况:
1.《“唐宋杜诗接受研究》,2010年获广西第11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
2.2009年,获评为玉林师范学院2008-2009年度科研先进个人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