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手指就能把老手艺变成新潮品!”
“这几组色彩搭配够我美一夏天了!”
五一劳动节前夕,延庆区的劳动者们收到了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来自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团队的高质量培训课程。
4月27日至28日,应延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邀请,学院选派艺术与传媒学院周艳霞、陈超华、韦雨君、李盈璇、田华蕾五位骨干教师组成专业团队,为当地劳动年龄人群开展就业技能专项培训。本次培训立足区域就业需求,围绕实用技能提升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丰富、实操性强,培训效果显著,获得参训学员的高度认可。
周艳霞老师主讲的《个人形象美学设计》课程为学员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自信与魅力的大门。从形象设计基础到色彩搭配,从礼仪修养到时尚趋势分析,学员们在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了如何根据自身特点打造适合不同场合的整体形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员们在实践中快速掌握了形象美学的核心内容。一位学员兴奋地说:"周艳霞老师的形象设计课程让我学会了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打造合适的形象,提升职场竞争力,非常实用!"
在非遗创新领域,陈超华副教授与韦雨君老师打造的《AIGC赋能非遗艺术创作》课程则为学员们开启了一段奇妙的创新之旅。教学团队创新性地以延庆非遗文化IP为教学案例,现场完整演示了"AI辅助设计全流程工作法"。48小时内成功引导零基础学员完成从文化认知→创意构思→数字转化→商业落地的完整闭环。短短两天,学员们共创产出设计作品1000余件,涵盖食品包装、文创衍生品、数字藏品等十余类商业品类,成功实现传统纹样的现代化转化。
课程微信群成为创意工坊,学员们实时分享AI生成的海报与广告文案,真正实现了"课堂即工场、学习即生产"的沉浸式教学效果。
本次培训覆盖30-55岁跨龄学员群体,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行业经验,采用分层教学法激发全员学习热情,提升了劳动者的美学素养与数字技能,更搭建起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的桥梁。
未来,学院将持续践行“实践育人”教育理念,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拓展校企合作网络,开发更多契合区域发展需求的培训项目,为地方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