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把祥子比作什么的话,我想应该当是小草。
乍一看,似乎小草这个喻体和一个年轻的汉子不沾边,但是,在我的眼中,他们的确很像。
春天的小草,总是那么生机勃勃。就像祥子。他有着高大的身体,健壮的筋肉,他总是那么有精神,跑似一阵风。作为一名人力车夫,他对于生活,称不上热爱,却绝对充满动力。他勤劳而充满梦想,他渴望能攒足钱,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这,不正像一株,春天里蓬勃生长的小草么?永远奋发向上,充满梦想的青草啊!
然而,小草也总是那么卑微,任人践踏。就像祥子。他无父无母,一个人在北平孤独地闯荡,是那么孤独,无依无靠。为了买车,他节衣缩食,疯狂地拉客,不顾自己的健康;为了买车,他给飞扬跋扈的主顾拉包月,低眉顺眼,当牛做马;为了买车,他甚至和虎妞结婚,万般无奈。然而,三次,他凭着自己的血汗攒足钱买上了梦寐以求的车,却都被冷酷的社会夺去。他的梦想,被无情的社会碾碎。车!车!车!祥子,一个原本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被一个“车”字压垮。他的一生,似乎就是不断在悬崖峭壁上攀爬,渴望能登上顶峰,然而每次,当他接近顶峰时,总会被人无情地推下去。
人们总说,小草虽然卑微,却顽强无比。然而,当一株小草一次次地被人践踏时,它早已无力再次支起它细弱的腰杆。
春去秋来,小草渐渐枯萎。就像祥子。长年累月的超负荷工作,让他积劳成疾;而残酷的社会现实,更是让他从希望到失望,最后绝望。心灵的创伤是不可弥补的,这一切,最终让他堕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于是,他变得穷酸落魄、伛偻狼狈,变得自私、懒惰,他行尸走肉地过着日子,心中,不再有希望之火。他依然年轻,但社会对他的伤害苍老了他的心,或者说,心已死。
祥子的身上,总令我想起鲁迅笔下的杨二嫂。他们的背影,是那么相似。杨二嫂,她也曾是个温柔婉约的女子,那江南小镇的豆腐西施,然而,她却在岁月的磨砺之下,成为了一只尖酸刻薄、犀利伤人的圆规。她,其实也是这世间的一株柔弱的草吧,被这冷酷无情的社会踩在脚下,狠狠地践踏。
他们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而这样的悲剧,在今天依然在上演。在这个房价飞涨的时代,房子,对于许多人而言,等同于车子对于祥子的意义。许多人在城市中不断地努力工资,为的就是能买一套房子,安一个窝。然而,事与愿违,高价的住房对于许多人而言,就像一个梦。也许,类似祥子这样极端的例子很少发生,可是,那些无房的低薪收入者,不正像一株株风雨之中的小草,无奈地接受着现实的残酷么?
我希望,有一天,那些柔弱的小草能笑着站在阳光下,不再有风雨,不再有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