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北理工大学教授朱雪峰研究成果在Nature发表,题目为“Small molecules restore mutant mitochondrial DNA polymerase activity”。
该研究成果首次研发出一种名为PZL-A的小分子化合物,它结合于POLγ的两个亚基(POLγA和 POLγB)之间,并稳定酶与DNA的结合。通过这种新颖的作用机制,PZL-A能够广泛“修复”多种POLG基因致病突变,从而恢复线粒体DNA的复制。
在先天性遗传疾病领域,由POLG基因突变引发的线粒体疾病治疗始终是科学界亟待攻克的难题。目前已知超过300多种POLG基因突变会导致线粒体综合征,其临床表现涵盖早产夭折、神经退行性病变、肌肉萎缩等多种致命或致残性症状。这些线粒体疾病患者迄今缺乏有效药物干预,只能依靠对症支持而非根本治愈。该研究成果基于全新靶向机制小分子的突破性进展,不仅有望成为全球首个直接修复POLG突变致病因子的治疗药物,更将为线粒体疾病研究领域开辟新研究方向。
PZL-A的发现不仅为POLG相关疾病带来了希望,还可能为其他与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的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综合征等)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未来,将进一步探索PZL-A的临床应用,并研究其在预防mtDNA损伤和衰老中的作用。
该论文为朱雪峰教授在瑞典哥德堡大学工作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前,朱雪峰教授致力于继续推动线粒体疾病治疗的深入研究与临床转化,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