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托单位:青岛科技大学依托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2、已有的实验室:①山东省化工过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②兵器工业集团聚氨酯技术开发中心;③山东省高校清洁化工重点实验室;④科技部生态化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3、学位授权等情况:该实验室所在的化学工程学科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博士后流动站资格。
4、研究方向:①多相流体的流动与分离;②颗粒学与流态化反应工程;③喷射、撞击流化学反应工程。
5、近3年的项目、奖励、论文等情况(1)项目 国家自然基金:①超细可吸入颗粒气固射流-声场耦合包裹团聚脱除机理研究(20676064);②CaSO4载氧颗粒/固体燃烧化学链燃烧过程氧传递机理研究(20876084);③可回收液-液两相催化氢酯化-加氢耦合制1,3-丙二醇机制研究 (20776071)等8项。 相分离装置已使国内200家企业受益,效率更高市场潜力更大的气固相分离技术在实验室已经产生。(2)奖励 2006年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7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中国石油化工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8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石油化工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3)论文 在AICHE J.,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国外期刊发表论文145篇,SCI收录25篇,EI收录37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项.
6、 现有实验面积5000m2;30万元以上实验仪器14台套;专职人员46名,兼职5名,其中正高职人员15名、副高职人员13名、辅助人员2名。每年开放课题8-10项、研究经费30-50万元;双聘院士一名,每年聘请6-8名中科院院士与海外学者讲学;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捷克布拉格大学结为兄弟合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