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首批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兼有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鼎力支持,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顺应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趋势,谋划围绕“光谷”核心圈、武汉都市圈和8+1城市圈,以市场为牵引,服务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接产业链,优化专业链,形成人才链,可谓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学院建有各类实训(实验)室近200间,仪器设备总值7600多万元,教学用计算机5000余台。与楚天激光、东风楚凯等公司合作,实施“引厂入校”,共建了激光加工、模具制造、驾校等6个“厂中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中百仓储合作共建“店中校”——中百仓储紫薇星购物广场,实施“引教入店”。除提供顶岗实习岗位外,还让学生全程参与生产和经营,教师参与部分生产管理和研发,为师生提供了真实的生产环境。120多家合作企业是学院稳定的校外实训、顶岗实习、教师实践基地,基本满足学生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需要。
历年来武汉市政府投入学院基本建设专项资金累计4亿多元,在土地划拨、基建贷款、助学贷款贴息、校企合作、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鼎力支持学院建设发展,为学院无偿划拨了6050万元建设资金,提供了2000余万元实习实训设备,这些都为学院发展奠定了良好物质基础。
学院建立了职业技能培训考试基地、计算机智能化特许考试站、汽车行业职业技能认证培训中心、化工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有51个职业技能鉴定工种,为学生和社会年均开展10000余人次的各项技能培训与考试。共为社会输送高职毕业生20000多名,近三年就业率均超过90%,企业来学院预订人才的岗位总数达到毕业生总数的3倍。据麦可思公司测评,该院2009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3%,高于同届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平均就业率5%。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善于抓住每一次重大发展机遇,有效借用“外脑、外物、外资”,使人才、资金、技术、设施等资源获得最大限度的整合利用。我们仿佛看到了在品牌发展的道路上,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正实现跨越式的飞跃。
要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就不能闭门造车,必须与市场、与企业深入接触、深度融合,为此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成立了由百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紧贴市场,跟踪产业,依据区域产业链构建专业链,支撑人才链。
“提高就业质和量,综合改革教和学;思想教育重专业,日常管理重养成”,这是学校领导班子通过多年实践得来的经验总结。
“高职一切都是为了就业,让学生端上好饭碗。”按照“真实性、生产性、开放性”的总体要求,继续加强“校中厂、厂中校”项目推进工作,新建具有“教学、培训、服务”功能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8个,120个校外实训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根据技术发展需求升级改造校内实训室130个,4个重点建设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为武汉市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公共实训基地。保证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50%以上,重点建设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践教学占实践教学学时的80%以上,其它专业生产性实践教学占实践教学学时的50%以上。
学院为了进一步适应高职教育要求,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首先,构建适应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其次,携手企业专家,开发特色教材。与武汉恒科仪器有限公司联合编写了“嵌入式系统”专业教学所使用的《基于Atmel的ARM9实验/实训指导书》,提高了实训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面向职业岗位,改革教学模式。“软件技术”专业开设“教改试点班”,在校内设置公司工作环境,模拟公司运作方式,用“真实身份、真实环境、真实项目、真实压力”颠覆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具备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的软件人才。
“办一个什么样的高等职业学校,怎样办好这所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这是学校必须首先厘清的重要问题。为此,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多次请进姜大源、马树超、杨应崧等众多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专家进行了几十次讲座,召开三次全院教育思想大讨论,大批量组织干部教师外出学习考察,促使广大教职工形成了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
自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创办以来,学校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已逐渐找准了办学目标——围绕“三圈”、服务“三业”、构建“三系”、实施“三双”、打造“三型”的办学定位。即围绕光谷核心圈、武汉都市圈、“1+8”城市圈;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构建校企合作体系、质量保障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实施“实习与培训双向基地、教师与技师双向兼职、学生与员工双向培养”的校企深度合作;打造创新型、开放型、就业型高职院校。
学院始终坚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方针,认真总结自2005年成立的IGA中国零售学院 “三位一体”办学模式的成功经验,完善推广合作办学模式,扩大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与行业企业共同分析岗位能力与职业素质,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培养目标与企业岗位需求同步,教学内容与企业经营任务同步”的要求,深化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建共管实训基地、共同组织教育教学、共同建立评价体系的“五共”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4个重点建设专业中,软件技术专业完善 “工学交替、课堂与项目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激光加工技术专业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课堂与车间、实训与生产”产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深化“引厂联企、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物流管理专业完善“校企融通、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入优秀企业文化,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全面对接。
在素有“智慧之光,财富之谷”之称的“武汉·中国光谷”腹地,坐落着全国首批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学院与浩淼的汤逊湖相望,毗邻光谷软件产业园区,占地1281亩,建筑面积40 万平方米,周边高校环绕,自然风景怡人,各类资源丰厚。作为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首批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骨干高职院校,学院先后被教育部、财政部等六部委评定为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级软件技术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实训基地,全国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类教育师资培训基地,高等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国家职业资格教学改革试点院校,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湖北省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先进单位,武汉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