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之夜遇天仙,黄梅艺曲绽校园。校园大舞台“徽风皖韵”进高校活动——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专场演出于6月16日晚在芙蓉校区图书馆报告厅拉开帷幕。省文化厅艺术处调研员应尼,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范伟军,省教育厅体卫艺处主任科员汪家军,及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副院长江松阳,校领导陈命家、王劲松、曹元应、刘朝霞等与广大师生一起观看了演出。
王劲松在致辞中向本次高校行系列活动的组织方和演出方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徽风皖韵”进高校活动旨在通过为全省高校师生倾情奉献具有安徽特色的文艺演出,展示我省文化繁荣发展的丰硕成果。通过给大学生提供免费欣赏具有安徽特色的艺术服务来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这能激励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大师生为建设美好安徽、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更加努力的奋斗。
由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小梅花剧团排演的黄梅戏《天仙配》(六场)正式拉开大幕。绚烂夺目的舞台灯光,缥缈写意的背景画卷,婉转细腻的黄梅唱腔,加之专业演员们扎实的表演功底,一幕幕演出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即便是对黄梅戏曲了解不多的年轻学子,也能被现场舞台上演员们精湛的表演所深深吸引。传统地方文化的魅力在当代舞美技术手段的支持下显得格外迷人。演出谢幕时,演职人员走向台前向观众致意,现场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安徽卫视《新闻联播》记者对本次演出进行了采访报道。
据悉,“校园大舞台——徽风皖韵进高校活动” 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文化厅联合主办,主要以专业文艺院团为主,高校学生乐团(艺术团)为补充,内容有黄梅戏及安徽其他地方戏曲和舞蹈、民歌、音乐、话剧等节(剧)目,目的在于为高校师生奉献一批展现徽风皖韵、关照现实生活的艺术精品,充分展示我省文化繁荣发展的丰硕成果,满足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除文艺演出外,活动还将针对普通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特点,安排艺术教育专家讲学团开展关于安徽地方戏曲、舞蹈、民歌等内容的专题讲座,深受全省广大师生的欢迎。
《天仙配》讲述七仙女厌恶天宫岁月凄清,乃不顾森严天规,只身奔向人间。槐荫树下路同董永,由同情而至钟情,结为伉俪。董永卖身傅员外家为长工,七女随之。以一夜巧织十匹锦绢而使三年长工改为百日。满工路上,两人欢歌笑语,向往美好生活。不意玉帝降旨,生生拆散恩爱夫妻。七女写下血书,深情留言:“来年春暖花开日,槐荫树下把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