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在西南财大举行2013届毕业典礼后,记者就西财与专职类金融院校在金融人才培养差异化和“最难就业年”西财毕业生就业情况等相关问题,对西南财大校长张宗益进行了采访。
记者:在专职金融院校的冲击下,财大如何进行特质化打造金融人才?
张宗益:我认为各行业人才有不同的需求层次。
首先,财大为金融行业培养高级金融人才,也就是金融行业未来的领军人物和骨干;高职类院校打造的是基层人才,重心在于技能培养方面。财大除了技能培养,更重要的是适应性培养,主要培养适应未来金融市场发展变化人才。
其次,财大还要培养金融专职人才。随着成都及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市场需要大量的金融人才,这对于我们学生的就业是个很好的契机。
另外,西南财大对中国金融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个人认为,成都要打造成金融中心,离不开西财在专业人才上的支持。
记者:今年是“最难就业年”,财大毕业生就业情况怎么样?
张宗益:“最难就业”在财大尚未体现。去年十月,很多同学还在焦虑,但在今年初开学时,金融学院很多学生已与金融机构签定了合同。
今年我们的就业率总体上超过了60%,相对于去年上升了一个百分点。目前,与同类其他学校相比,我们差不多高出20%,而且数据还在在不断刷新。
对于未来学生就业,根据《四川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未来10年内,四川将实施10项重大工程来支撑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的保障。同时,四川金融人才中心为了加大对成都金融人才的配套服务,也已经与成都市好几家高校开展合作,具体方法是预招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学生到金融或微金融机构进行顶岗实习。这一系列举措都将帮助成都高校毕业学生度过“最难就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