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于2012年5月在原青海大学生物科学系基础上组建成立,拥有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环境科学和环境生态工程4个专业以及资源生物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1人,硕博士导师21人;专职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40人(其中博士15人、在读博士4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8人,学科带头5人。自2002年起,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相继对口支援我院,在学科建设、师资培养、学生培养、实验室建设和科研合作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建成了省级《生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工程与制药教学中心》,拥有省级《生物学重点学科》、省级《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中美犹他绿色联盟—新能源示范中心、高原水生生物和生态研究所、青海大学生物产业技术发展研究所和高原动物适应机制研究室。实验仪器设备达931台件,总价值近1528万元。
学院主要以青藏高原独特的区域优势和丰富的生物资源为对象,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和“生态立省”战略以及青藏高原生物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瓶颈问题,开展高原动物、植物和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保护和利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评价、天然产物应用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研究。目前我院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4项,科研总金额达1333万元。其中在研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项。先后承担青藏高原水生生物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影响专题等环评项目10余项;承担省市地级发展规划和专题规划(水产养殖、草地生态恢复、生物医药等)10多项。截至目前,共发表论文229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1篇。2015年获批青海省生物技术领域“人才小高地”项目,2013年获得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1项、获批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
学院下设生物技术、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生物工程4个专业。同时,基于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倡导的“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联合举办“高原生物学菁英班”人才培养计划。达到高原生物学菁英班本科毕业要求的学生可通过免试或考试进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海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攻读硕士或硕博连读。目前学院在校本科生1012人,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和考研率在我校一直名列前茅,已有不少学生考入了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贵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
现今,学院正紧紧抓住学校加快建设“211”工程大学和财政部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作的有利时机,为使我院师资力量水平、科研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再上一个新台阶而努力。
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网址:http://stxy.q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