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刘东平教授团队成功研发国内首个低温等离子体消杀技术及设备,该设备利用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模拟产生自然界雷电放电中的高活性物质,专门针对冷链产品包装表面病毒与细菌进行快速消杀。经国内权威机构认证,该产品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率≥99.99%。12月23日上午,在大连市冷链食品新冠病毒高效绿色消杀产品视频推介会上,大连理工大学、中消天盾等离子科技(大连)有限公司将该产品正式对外发布。
刘东平教授从事等离子体生物学研究20余年。今年年初,新冠病毒疫情开始在全球蔓延,刘东平教授带领团队秉承科研要为国家需求服务,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开始将等离子体高效消杀技术应用于新冠疫情防控中,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积极贡献大工人的智慧和力量。
经过数月连续奋战,在大连市委市政府、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学校科研平台,刘东平教授团队成功研发国内首个低温等离子体消杀技术及设备。该技术比照传统化学消杀或臭氧消杀具有绿色无毒、快速高效、低能耗、低成本、无死角消杀的特点,可以成为切断冷链疫情传播的重要手段。
目前该设备已做好量产准备,将以大连市冷链企业为起点,逐渐覆盖省内及全国各地区,为阻断新冠病毒冷链传播,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发挥应有作用。(通讯员:杜佳 高振钧 赫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