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邬建敏课题组在多孔硅发光成像领域取得进展 _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 线上棋牌平台官方版 
hk星空体育

浙江大学邬建敏课题组在多孔硅发光成像领域取得进展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多孔硅的光致发光,电致发光和电化学发光等现象从1990年代开始就已经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多孔硅的发光特性已经在传感、生物医学、显示器件等领域展露出潜在的应用价值。最近,浙江大学化学系邬建敏课题组建立了一种基于多孔硅的免标记电化学发光成像技术,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doi/10.1002/anie.201404948,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1404948/abstract),作者提出了多孔硅电化学发光动力学的特征包括活化、发光增大、发光衰减这三个基本过程,并阐述了上述发光动力学过程的机理。通常这种不稳定的发光动力学特征不利于该材料在传感领域的实际应用,但该课题组巧妙利用了多孔半导体材料电致发光动力学极易受表面化学调控的现象,建立了基于发光对比度变化的成像技术(Image contrast technology),实现了多孔硅表面化学图案的电化学发光成像。论文提供了两个成像示例:一是浙江大学校标分子图案的发光成像(图1),二是潜指纹的发光成像(图2)。由于爆炸物TNT对多孔硅的电化学发光有显著的猝灭作用,该技术还可在指纹成像的基础上实现皮肤接触残留爆炸物的检测(图3),在反恐领域展示了应用前景。由于这项技术原理上的广泛性,今后可能在其他分子成像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论文的第一作者是课题组2011级的直博生谈洁同学,其中指纹成像的应用实例研究得到了苏彬课题组的合作。

邬建敏课题组近年来在多孔硅材料研究领域已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课题组此前已将多孔硅材料应用于生物传感和药物筛选(Small 2012,8,3786;Anal. Chem 2013, 85, 2787, Lab chip, 2014,14,333等), 气体传感(Small 2012, 8, 3775,Chem. Eur. J, 2011, 17, 13400),及肿瘤血清肽的检测(Adv. Healthcare. Mater. 2012. 1. 742; Chem. Commun. 2014, 50, 2334, ACA, 10.1016/j.aca.2014.08.028)等领域。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75111,  21275218)及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2009C13007)的资助。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