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名片
许伟东,嘉兴职业技术学院2005届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温州洞头人。嘉兴“默默工坊”手工工作室创办人,嘉兴默默贸易有限公司法人。穿着时尚,留着两撇胡子,心灵眼利而手巧,这是80后创业人物“默默”给人的直觉。许伟东所创立的“默默工坊”在2007-2015年间,曾受《浙江日报》《钱江晚报》、新浪财经、《嘉兴日报》《南湖晚报》《淘宝天下杂志》《中华手工杂志》等多家媒体报道。“默默工坊”是一家以袜偶设计制作为主,同时也制作布织玩偶、毛巾玩偶、手绘工艺品、铁丝模型等工艺品的多样化手工艺店,其创意设计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创客故事
许伟东在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就读期间,曾担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同时加入了学生记者团,并创办社团绘画社,多次组织校内活动,负责不少活动中的舞台设计、横幅制作、POP海报设计等工作,深受老师的青睐与赏识。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上,许伟东都无时不在体现着他对设计艺术的痴迷,这也为他未来所走的人生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许伟东从嘉职院毕业。满怀就业热情的他,手捧丰硕的荣誉证书与精心准备的简历,正打算在嘉兴崭露头角时,却遭到了心仪企业的无情拒绝。最后,他选择来到广州,并被聘为广州一家服装公司的服装设计助理。“这个工作与我的专业很对口,但我在其中做的仅仅只是颜色搭配和服装材料的选择工作,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拿来别的大牌的设计,稍微做些修改就行了。这份工作缺乏自由,缺乏激情,最重要的是没有想象力,这并非我心之所向往。而且这家公司的很多设计都是抄袭同行,这让我不太喜欢”,一心想要设计却愿望落空的许伟东在实习期过后毅然决定回到嘉兴发展。
回到嘉兴的许伟东与朋友干起了服装买卖的工作。他与朋友合资,尝试着开了一家服装店,然而经验尚浅的他最终还是失败了——“导致我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不太会说话。那时的我面对陌生人,全然不知该如何应对”。许伟东开始迷惑,自己的人生路该走向何处。
2006年5月,许伟东来到大学导师胡老师正在经营的“悠然家居”帮忙。从最初的小职员到店长,两年不到的时间让许伟东收获众多。“导师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我在他的店里学会了插花、布景、陈列等手艺,也学到了一些开店的技巧。我很感激导师给了我这次锻炼的机会”,回忆过往,许伟东淡然笑道。
许伟东是个爱自由、有目标的人。身为温州人的他,或许是遗传了老家人爱拼敢闯的创业精神和强大基因,始终坚持要走创业这条路。2007年11月,由于老家的租金太高,许伟东选择呆在离母校嘉职院较近的桐乡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他用自己两年间储蓄的资金租下了桐乡城河路上一间30平方米不到的店面,并在家人与导师资金上的帮助下,开了“悠然家居”的分店铺。店铺的生意不错,但最吸引人的却是那些被许伟东作为家居用品的配饰放在橱窗中的手工工艺品。铁丝小车、明星小偶、布偶,这些款式新颖别致的工艺品引起了顾客的注意,也吸引了大量顾客前来购买。“我看到自己亲手做的工艺品极受顾客喜爱,它们的销量甚至超过了家居品的销量”,许伟东从中看到了商机,而这份商机,激活了他内心欢腾跳跃着的艺术因子。
在许伟东眼里,一切东西只要经过大胆想象与合理加工,都能变成一件艺术品。袜偶也是如此。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许伟东接触到了当时正风靡国外的袜偶。激动、跃跃欲试,许伟东开始踏上与袜子相伴的人生旅程,与袜子结下一世情缘。他将自己沉浸在与袜子相伴的世界里,为不同的袜偶取名,赋予每个袜偶灵动的名字,斑马小鹿、咖啡、悠然小偶、泡泡、哈哈咕……一个个栩栩如生、令人爱不释手的袜偶就这样面世了。他说,这里的每一个名字都是自己精心所取,每一款式的袜偶都需要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品名。从一开始的模仿到后来的自主设计,从一开始的生疏到后来的娴熟,一个接连一个拥有别样设计的袜偶出现在顾客眼前,为许伟东的创业路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他的前途开始明朗起来。
2009年,许伟东经过多天考虑,决定将自己的店铺名称改为“默默工坊”,并以此作为自己的手工工作室。这时的许伟东,明确了自己前进的目标,决心专注袜偶设计,向手工制作工艺品方向发展。也正因为他的坚持,“默默工坊”开始不断地发展壮大。同年,“默默工坊”以项目最高分获当时的嘉兴市南湖区大学生创业援助计划优胜奖,并于第二年让自己设计的玩偶在各种国际展销会上亮相,同时接到多笔出口订单,令手工袜偶远销海外。
2011年,“默默工坊”商标通过国家商标注册开始拥有自己的自主品牌。然而创业的过程并非是一帆风顺的。2012年,许伟东接到一笔出口日本的外贸单,订单要求做一万个袜偶,这个庞大的数字单靠他一人几乎难以完成。这一次,他尝试着“招兵买马”,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应聘中被选中的二十多人,终于在质量与时间双保证的前提下完成了这份大生意。许伟东说,这几年都属于创业的初期阶段,每一件事都需要在不断磨合间成长,但不论遇到的事情有多困难,自己都不会轻言放弃。就像这次的大订单,纵使工作量很大,自己也决不允许出现质量不过关的状况,“默默”这个品牌需要用自己的信誉去维持。
工作量如此大的“默默工坊”是不是需要众多的员工呢?当记者好奇发问时,许伟东解释道,“我店里的员工并没有那么多,那次是我唯一一次招聘找人帮忙,而他们其实也是兼职为我帮忙,我的店里实际上常驻的只有三个人。我负责设计草图与制作,我的母亲则帮助我一起缝合袜偶、制作,她年轻时是一个裁缝,对这些事做得不亦乐乎。我其实就只招聘了一个人,让他负责产品的外加工与质量检测,很简单。”许伟东的回答令人出乎意料——以最小的人力资源成本做出最大的工作量,以谨慎细心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每件作品,用一针一线缝合出自己脑海中的影像。这个80后小伙称,这是件令自己骄傲的事情。
随着“默默工坊” 的名声逐渐叫响,一家“默默工坊”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网店的兴起让许伟东有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他开始在在淘宝网上开店,将自己的作品放置网上,让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袜偶等手工艺术品的魅力,喜欢上自己的作品。果不其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慕名前来订购许伟东的袜偶,订单源源不断,店铺好评率高达99.95%,销量逐年增长。许伟东说,自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不过,我们的袜偶时常更新款式,而网上只有一些经典款。所以,如果想要最新款的话,还是要来实体店购买。”另外,在“默默工坊”里还能学到袜偶的制作方法,“很多人愿意享受自己制作袜偶的过程。我不怕制作工艺被人偷去,因为袜偶制作最重要的还是设计,至于工艺,其实不难。”许伟东说道。
面对收获的小成就,许伟东表示,除却自己的努力、导师与家人的帮助外,还要归功于一些志同道合的年轻网友的帮助。当自己将作品发表于论坛那刻,他们便从网上走到网下,经常在一起切磋制作和设计工艺,促使自己不断地成长,并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拥有更多关于DIY设计的灵感。许伟东表示,自己十分感激朋友与家人对他的帮助,让自己在创业的途中减少了许多的阻碍与坎坷。
如今的“默默工坊”仍旧朝着向上的方向前进,家庭带给他的责任感让他有了更大的前进动力。他的创业路也开始越走越顺畅,曾许下要创立一家属于自己的手工袜偶公司的诺言也在今年(2015年)实现。今年8月,许伟东成功实现“个转企”——成立嘉兴默默贸易有限公司,并于9月将“默默”品牌推向乌镇旅游风景区,通过合作招商的方式成功让自己的袜偶制品摆成了乌镇独一无二的风景。许伟东表示,进军乌镇是自己意料之外的事。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自己接触到了乌镇景区的高层,自己所设计的袜偶深受其赞赏,于是开始了与乌镇的合作经营。30多平方米的店面,不大不小,却是一次极好的发展机会,乌镇的游客人流量很大,有利于自己进一步将“默默”品牌推向国际市场,让它的价值最大化。
创客谈
许伟东说,人需要跟随自己的心走,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工作狂,而我们要做的则是努力找到自己的本心,不拘泥于工作带给我们的压力,追随内心的声音健步前行,随心中所想而动,追寻自己心中最想得到的东西。他对想要创业的同学们的建议是,每个人都需要有目标,但不能好高骛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己前进的方向并为之而努力。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梦想,梦想不在乎有多大,在于我们愿不愿意去尝试,在于我们愿不愿意用实际行动去实现它。对学生而言,过分看重名利无疑是在给自己的生活施加无用的压力,我们应该尽其可能地找到自己心中最正确的方向,并在不断历练中朝它前进。正因为如此,正打算创业的我们要树立一个适合自己的明确目标,通过各种活动积累我们的经验,为今后的路做更好的铺垫。(通讯员:赵远远 金璐璐 李振涛 钱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