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长平,男,1955年2月生,汉族,山西省平顺县人。197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经济学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申长平1978年毕业于山西财经学院,留校任教;1991年获中南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87年至1995年,先后任山西财经学院财政金融系副主任、主任;1996年调任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校长、党委副书记至今。申长平还被聘为省政府决策咨询专家,省人大财经委决策咨询专家,财政部教材编写委员会财税专业组副组长,山西省会计学会副会长,山西省财政学会副会长等职务。1998年当选为山西太原万柏林区人大代表。
申长平从事财政、金融、税收、财务教学及科研20多年,对公共财政理论和实践等都有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主编、参编教材、专著16部,参与并执笔1项国家课题、7项省级课题的研究,公开发表论文70余篇。他的许多观点都在学术理论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于1982年提出的“财政分配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观点,被列为全国财政基本理论的四大流派之一;"预算外资金应当分解"的观点在1985年被认为是财政理论的新突破,被理论界普遍接受。他主编的《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一书是中国首本用于高等院校行政事业财务课程的教材,被财政部、文化部和高校采用;所著《财政分配结构管理》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财政结构的论著。他的许多论文被《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经济科学年鉴》转载,部分获国家级、省级科研成果奖,其中《承包制规范化的几个问题》、《财政赤字与公债关系》分别获中国财政学会十年(1979-1989)财政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经济效率、社会公平与财政分配》一文被中国财政学会评为(1990-1995)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被山西省教委评为人文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7年,主编《环境与山西社会经济发展》专著被评为2007年度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优秀成果一等奖,主审《新农村建设走向——皇城之路》被评为“山西省第五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