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MBA教育已走过了20个年头,2010年国家教育部批准上海交通大学等18所高校获批MBA综合改革试点单位,“试点改革将进一步提高中国MBA的培养质量。教育部将从招生方式、培养方案、案例建设、校企合作、师资发展、职业发展等方面对试点单位予以政策支持。”
借综合改革试点契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于2011年6月28-29日召开了MBA专业学位教学研讨会,就交大安泰MBA项目如何进一步创建品牌特色、提升教学质量、建设新版安泰MBA课程体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讨论。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周林教授、副院长董明教授、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师资队伍与课程建设分委员会主任王方华教授出席了会议,学院60多位MBA授课教师参加了会仪。会议由MBA项目主任胡海鸥教授主持。
明确项目定位,优化课程设置
作为主题发言,MBA主管副院长董明教授介绍了MBA课程建设的初步方案及举措。交大安泰MBA项目定位于培养符合社会及国际标准、创新力强、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商界领袖和业界精英。MBA将围绕个性化、国际化和创新实践进行课程设置。
王方华教授作为全国MBA教指委师资队伍与课程建设分委员会主任,回顾了中国MBA的发展历程,也在随后的发言中对选修课的形式和内容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选修课的设置应符合学生需要、符合市场变革,应多重视创新创业和企业诊断方向。建议多通过短学时选修课邀请更多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的业界人士来为MBA学生授课,增加实践环节。
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为提升教学质量,MBA项目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包括核心课课程组的成立、教师聘任机制、教学投诉仲裁程序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提高MBA的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基础。
与会教师对核心课课程组的建设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要引导全体教师来参与,并不断增添新鲜血液,吸引年轻教师加入课程组,更好的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促进新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教师们对于教学评估表的设计和改进也提出了有益的意见。
源头把关过程监控,规范论文指导过程
会议对安泰MBA的论文工作进行了探讨。MBA论文必须规范指导过程,在源头上把关,并在过程中加强指导,增加开题报告会、异地班提前选导师等环节。为提升论文质量,提高答辩通过率,统一评阅标准,制定了MBA论文指导和评阅参考打分表。在分组讨论中,教师们就具体的打分细则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意见。
创业课程、资金支持,培养创新和创业精神
创新创业是安泰MBA一直坚持的办学特色,安泰MBA将通过系列举措来发扬特色:逐渐完善、整合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继续举办、扩大创业大赛;深化创业俱乐部建设;成立MBA创业基金会,每年给予400万元的创业基金用于支持MBA学生及校友创业。
教师们认为安泰MBA应该将创新创业特色贯穿到精神层面,更加重视创新和创业精神的培养。选择交大就等于选择了责任, MBA学生首先要务实,有志于实业,要传承交大“实业救国”的精神。
完善招生政策,优化招生流程
交大安泰MBA项目自2008年在全国率先推行提前面试政策以来,招生工作实现了从追求生源数量向生源质量的成功转型,并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认可,成为了全国MBA院校招生改革的引领者。借综合改革试点契机,MBA将进一步完善招生政策、优化招生流程,提高综合素质测评权重,招收更多优质生源。同时大幅度提高“新生奖学金”的金额和获奖人数,各项奖学金总额在1000万元左右,覆盖面达到60%以上。
最后,周林院长对本次会议作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会议上老师们对新版安泰MBA提出的宝贵意见。他指出安泰MBA要继续以培养创新和创业精神为特色,并充分依托上海交大一流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和强大的工科背景。同时,他提出要不断完善机制来保证教学质量,以国际评估促教学,以AOL(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保质量,而且质量保证体系需和现代化、素质化教学相结合,如此才能使安泰MBA项目常青。
在中国MBA教育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交大安泰MBA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的优势,开拓进取、不断创新,走出了一条创业与创新精神培养、先进制造运营管理和高国际化水准的特色化发展道路。在安泰获得国际商学院三大认证和教育部推动综合试点改革之际,逐步推出新版交大安泰MBA培养方案,是将交大安泰MBA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非常有意义的举措,本次研讨会上教师们的积极建议将大力促进交大安泰MBA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