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田怡槟带着一颗热爱公益的心加入了周口师范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并担任支教部干事。
一年中,虽然她多次带队前往福利院,但是,热情却依然不减。田怡槟深深地记得她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的经历。“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带队去福利院的时候,田怡槟深感“压力山大”。组织人员、准备交通工具、保证每个志愿者出行的安全等问题都会让她担忧,除此之外,为福利院的爷爷奶奶买食品也成了一道难题。比如,点心不能太硬,因为怕老人的牙齿不好咬不动;水果不能买太熟的,这样没放几天就坏了......。
作为福利院的带队队长,她与上一届带队队长提前到福利院踩点熟悉环境。到现在,她依然清楚的记得到达福利院时的景象:幽静的胡同,刚刚下过雨显得十分泥泞的道路。进入大门,抬头便能看到一排小平房。向屋内望去,屋里面因为没有开灯而显得十分的昏暗,只能凭借窗户透进的微光,看得到屋里的陈设。
上一届的带队队长已经跟老人们很熟了,自然地握起老人的手对老人嘘寒问暖。看到这一幕,田怡槟心里是有些害怕的。害怕的是自己做不好带队的工作;害怕的是自己一个陌生人要从头与老人熟络起来会不会被排斥。但是她心中渴望为他们奉献自己的一点儿微薄之力的火焰越烧越烈,战胜了心中的害怕。奶奶,就是这个时候进入到她的视线的。“奶奶那时刚刚被送到福利院,其他的老人跟志愿者们已经很熟悉了,有说有笑的,只有奶奶一个人坐在床上望着窗户外面。我觉得她很孤独。”田怡槟说。
我们了解到,田怡槟口中的奶奶,之所以被送到福利院是因为自己的老伴不久前去世了,她仅剩的亲人就是她的妹妹。而她的妹妹有自己的工作与家庭,无法做到兼顾,所以奶奶就被送到了福利院。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田怡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奶奶重新快乐起来,让奶奶的脸上恢复以往的笑容,早日从伤心的阴影中走出来。从此以后,田怡槟对奶奶就多了些关心。
每个星期带队去福利院的她,礼貌性的问候完每个老人,并将带去的其他志愿者都分配好任务后,自己就去特意找奶奶聊天拉家常,与奶奶分享自己在学校的奇闻趣事。一开始的时候奶奶还是很不领情“像冰山”一样,可望而不可及;但是田怡槟一直坚持,每次一去福利院就拉着奶奶的手说个不停,不厌其烦。入冬以后,天气越来越冷了,每次骑完车之后的她手都冻的通红。“那是奶奶第一次回握我的手,还让我下次来带个手套穿厚一点。”田怡槟说。现在回忆起那一幕,田怡槟的心里还是感觉暖暖的,嘴角不知不觉中上扬着。
进入大二的田怡槟,已经从支教部干事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文艺部部长。现在的她由于学习任务重的原因,已经不再带队去福利院,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校内志愿活动与学习上。
问起田怡槟是为什么想要加入青年志愿者协会时,她告诉我,因为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父母都十分关注网上的公益新闻,每当看到有爱心活动的时候,都会积极参与。她回忆道,我也曾同父母一起参与公益捐衣物活动,把衣服洗干净、叠整齐送到公益机构。虽然没能亲手将东西送到需要者的手上,但当我看到公益机构发回的视频、照片,看到需要者脸上露出的灿烂笑容时,那种奉献后的快乐,让我的内心感到充实而满足。(通讯员: 詹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