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学院龚伟平教授:以创新为引领爱心育人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_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 线上棋牌平台官方版 
大学库管理系统

惠州学院龚伟平教授:以创新为引领爱心育人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惠州学院电子科学系有这样一位老师,她为人热心、工作严谨,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协同育人的创新教育,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她就是惠州学院电子系副主任龚伟平教授。

人物脸谱

龚伟平,电子科学系副主任,分管科研与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材料学博士,法国马赛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省级培养对象。在她的主持和推动下,2010年,惠州学院成立“电子功能材料研究及科技创新团队”。在近6年的发展中,先后有来自电子科学系、计算机科学系、化学工程系的120多名学生加入该团队。在她和系其他专业老师的带动下,团队成员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参与了9项国家、省、市课题以及企业合作项目研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挖掘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先后申报了5项省、市、校级创新课题,在核心期刊、专业期刊发表论文3篇。参加全国全省节能减排赛事获得了二等奖3项,申报专利5项,她因此获得了“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

创新让师生走在一起  一路努力一路收获

在教学、科研中,龚教授的科研激情让身边的师生们深受感染。她时常会遇到学生们主动来找她请教。2010年起,龚教授与电子科学系的宋晋湘、张莉、何婉芬、刘敏、梁检初等老师一起探讨学生创新教育,希望带动有创新意识、有科研兴趣的学生参与到老师的科研课题,通过引导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学科竞赛等,使学生的创新、创意理念付诸实践,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龚教授倡导成立的创新团队旨在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科学研究。6年来,创新团队吸引了来自电子科学系、计算机科学系、化学工程系等3个系的100多位同学加入其中。在团队中,不论是在科研开发还是带领学生参赛,创新团队的老师时常与学生一起展开头脑风暴式讨论,大家集思广议,提出各自的创新性见解。龚老师会从专业角度为大家梳理思路,帮助大家从中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解决思路,既提升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达到灵活、创新运用专业知识的目的。

在龚教授和其他各位老师的带领下,目前,创新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2011年指导惠州学院电子科学系学生陈天海等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制作的作品“过剩水压利用系统”获得二等奖。2012年指导惠州学院电子科学系学生蔡培杰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开展的“浴室用水再利用系统”研究获得省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立项。2013年指导惠州学院电子科学系学生曾洪清等、黄文珍等参加“力诺瑞特杯”第七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广东省,制作的作品“厕所储水箱加压系统”、“健身发电”分别获得二等奖。2014年指导惠州学院电子科学系学生苏惠萍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开展的“基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节水制冷系统”研究获得省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立项。其科研项目“温低损耗MnZn铁氧体制备新工艺”获得了惠州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二等奖。

在实验室里,师生一起研讨生产一线难题的解决方案

每当确立了一个新的改进方向后,龚老师和团队成员经常长时间的泡在实验室里一起攻克项目的关键技术,认真地审核每个步骤,直到完成工作为止,龚教授一天的工作时间平均超过13个小时,在创新团队师生眼中,“工作狂”的称号非她莫属。教学、科研之余,她时常带着团队师生到惠州市科力磁元有限公司、惠州力王佐信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公司了解生产一线急需解决的难题。有一次,当了解到惠州市科力磁元有限公司用量最大的铁氧体材料存在烧结温度高、性能不稳定问题时,她把信息带回到创新团队中,与师生一起探讨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参与这个项目的张洁玲同学说:“最初我们参加这个项目时,感到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做起。在龚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团队成员找到了降低材料烧结温度的方法。龚伟平、宋晋湘、张莉、何婉芬等老师分别从电子材料学、物理性能测试多个角度引导我们深入思考,最终,我们掌握了制备宽温低损耗MnZn铁氧体的新工艺作,并因此获得了惠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黄嘉玲同学认为,龚老师是一个很负责的老师,她很耐心,也很愿意帮助学生。经常会陪她们一起做实验到很晚,对她们实验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会提出质疑,指导她们改正。

宋晋湘博士说,“宽温低损耗MnZn铁氧体制备新工艺”是一个创新项目,该项目的完成可极大降低铁氧体材料的生产成本,这也是科学研究成果指导惠州市本土产业发展的最好例证。通过开展这个项目研究,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电子材料创新工艺的认识。

龚教授说:“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团队的支持与帮助。在进行材料研究的时候,宋晋湘老师在制备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何碗芬老师物理基础好,张莉老师特别擅长实验操作,她俩在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以及应用方面给了很多的建议。同学们积极参与制备材料、学习分析整理实验数据。我只有和同事、学生一起互相交流协作,才能收获这些成绩”。

谈到创新团队今后的发展时,龚教授说,坚持是成功的重要因素。科研项目、科技创新成果的推进需要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努力,希望有愈来愈多的学生参与到科研、科技创新。

龚老师总能把深奥难懂的知识简单化,我们爱听她讲专业知识

龚老师也是一个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在教学中,龚老师总是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很好地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来进行类比,引起同学们思考,紧密地把科研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深奥难懂的知识简单化,印象深刻。张洁玲回忆道:“记得有一次做一个需要用到导电材料的实验时,一开始我是用铝做导电的材料的,但又考虑到铝的导电性能不太好,后来想起了龚老师在课堂上说过强磁也是可以导电的,于是我就去找了强磁作为了导电体,最终起到了更好的导电效果。”

作为资深教师,龚教授对每节专业课早已熟读在心,但她依然坚持每节课重新做ppt。课前,她不论有多忙,她总是会在上课前重新查找与授课内容相关的科研前沿信息,并补充到课件PPT中,引发学生对前沿学科的关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黄嘉玲同学认为,龚老师的材料物理课程讲课十分生动有趣,就是由于上了这门课后,才使她确定了今后要从事与材料物理有关的科研工作的人生目标,并开始准备考中山大学这个专业的研究生。

在龚老师的言传身教之下,许多学生走上了材料学专业的考研道路,其中她的学生王雯法考取了苏州大学硕士,林悎坚考取了云南师范大学硕士,黄新辉考取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硕士。

我们相信,电子科学系有一位这样投身于创新教育的好老师,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通讯员:繆海媚 黄洁珊 杨鑫 钟晖 胡萍 赵日兴)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