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到留校教师,从数学系到体育系,从学工人员到专任教师,过去的近三十年时间,他完成了一次次转型;在数学系,他是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在体育系,他是言传身教的教师,做学工时,他是学生的兄长,与学生打成一片,走上专任教师岗位,他以数学的严谨品格治学求知,以学工的严爱相济教书育人。
他,就是盐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夏成前教授。
初做团学:爱是永恒课题
1993年,夏成前从盐城师专数学系毕业,被选拔留校到体育系负责团的工作,在这团学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8年。
8年,夏成前把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团学工作上,早晨、傍晚带着学生一起运动,晚上和学生一起上晚自习。当年大量的运动和不充分的防护,给他的膝盖留下伤痛,他并不后悔,但是要把自己作为反面教学案例告诉学生正确的运动方式。
去年元月,夏成前20多年前的善举还引发了受助人的媒体寻人。当年,夏成前在路边吃早点,了解到摊主王述斌身残志坚、自强创业的故事,于是,发动自己的学生照顾王述斌的生意,轮流到王述斌的早点摊上帮忙,这让王述斌一家渡过了最艰难的创业时期。此外,他还为王述斌的儿子提供学业上的指导,引导成长成才。后来,王述斌一家日子越过越好,开起了饭店,儿子名校研究生毕业后留香港工作。再后来,因为夏成前读研、读博、博士后研究、国外访学等诸多事务,两人渐渐就断了联系,有了王述斌的登报寻人。再见王述斌,夏成前的话质朴动人:“您也是我的‘贵人’,您创业自强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和我的学生们。帮您就是帮自己啊!”
夏成前的故事见报后,20多年前的善举又一次激起爱的涟漪,全校师生特别是体育学院的学生被善举感动,决心向夏老师学习,崇德向善,积极传播向善向美的正能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外求学:师生之情不已
2001年,夏成前开始求学深造之路,选择了体育专业。经过努力,他考上硕士,还成为体育学院考上博士的第一人。读硕士、读博士的6年,他一面当学生,一面还提携着自己从前的学生。
求学6年,他把盐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考取南京高校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学生组建成一个团队,定期组织各种专题活动,从教育实践的备课、说课、训练指导到理论研究的运动训练学、体育社会学、体育教育学等方面都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现就职于南京工程学院的董进,就是夏成前盐师研究生团队的一员。“我读硕士时,夏老师正在读博。夏老师就像导师一样,从毕业论文的选题、研究思路的确定,研究方法的选择、问卷调查的设计等到论文的撰写和修改都给予了我很多的指导;期间他还帮忙联系宁海中学篮球队,让我作为助理教练参与训练,让我理论联系实际,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夏成前的示范和帮助下,那几年,体育学院每年都有学生考取研究生,那些考上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研究生,毕业后全部进入高校担任老师。
回到教职:教学科研并进
2009年,夏成前博士毕业,那年他的博士毕业论文被评为南京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也是从那开始他的科研成果呈井喷之势。
2011年-2012年,夏成前赴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访学;2013-2015年,在苏州大学暨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五年间,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江苏省体育局项目2项,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1项。他的博士后研究报告被江苏省体育局领导采纳并批示,此外,还在权威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
只要夏成前在盐城,几乎每天晚上都会看到他办公室的灯亮到深夜10点半,无论冬夏,无论晴雨。用他的话说:“每天不想想问题、不写写思考,这一天好象就白过了。”
除了科研,夏成前也很重视教学。他认为,备课花再多时间也不嫌多,因为一节课的含量可以是无限的,负责任的老师对待备课必然是认真的。
近三年,夏成前曾指导吴飞、王迅、李东晓、贾楠等同学在全国体育专业师范生基本功大赛中获得理论考核及说课一等奖的好成绩;先后指导林琳、袁媛、张慧君、姚怡君、孙彬彬、葛振等同学在江苏省师范生技能大赛中获得一、二等奖。
备战全国体育专业师范生基本功大赛的那些日子,夏成前每天早上六点钟就到体育楼,指导他们进行说课训练,每天晚上在体育楼会议室帮助参赛队员进行理论复习。他和省特级教练、体育教育专家一起为参赛学生精心打造了说课范稿,指导参训同学根据体育教学的不同内容对范稿进行具体化。贾楠说:“夏老师琢磨出来的范稿真的很有用,夏老师的体育理论指导特别通俗易懂。”
一路前行:拒绝只做经师
应该怎样培养体育专业的学生?夏成前说:“我们体育学院的几位老教师有一种共识,就是要根据体院学生的专业特色以及未来就业的特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表达自己的能力。”
夏成前主要承担体育教学论、体育概论等理论课程以及说课的教学与训练工作。社会体育系141班的吕梦凡说:“夏老师特别懂我们体育学院的学生,知道我们天生活泼,所以不会像其他老师反感我们在课堂上的活跃表现,他能够站在我们学生的角度上着想,这一点我十分敬佩。他会给我们讲自己如何处理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用生动的例子教我们进入社会后该怎么做。”
“要做人师,而不能只做经师。”夏成前说:“我们体育专业的教师应该把体育精神传递给学生,应该把做事做人的道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
夏成前有自己的一套教学评价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课堂上能否回答出问题并不是最重要的,听讲的专注程度、思考问题的状态、准备答题的态度等等是要作为重要的指标进行考量的。
体育教育132班葛振总亲热地称夏成前为“夏博”,说这是在准备省师范生技能大赛时结下的忘年交。从那时起,葛振每天晚上都与夏成前分享办公室,在夏成前对面的办公桌前复习资料备赛。他说:“夏博一直告诉我,要重视过程,学会享受过程,在沉浸比赛的过程中学到知识。”
体育学院院长戴俊这样评价夏成前:“他没有接受过体育专业基础学习,但他可以一路成长为体育专业的博士、教授,他这一路走过来很辛苦、坚韧,我可以看到他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体育人”的韧性。他把看书、写材料、作研究,当成了一种习惯。他付出了非常多,也得到了很多,他得到了学生的爱戴,得到了学术的自信,得到了体育圈内人的认可。”(通讯员:何敏敏 李荣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