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真正意义失落了,教育成为‘训练’的代名词,成为塑造“单向度的人”的工艺流程。我们的教育无助于学生生命尊严的提升,有愧于学生生命尊严的失落。”这些是肖川教授在《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一书中提到的。对生命的关怀是教育的使命与职责所在,我们要更多的关注“使命教育”。
生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最好礼物,这一生该怎么样度过,拥有怎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非常重要。教师作为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应该告诉他们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怎样面对困难与不幸,如何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把人性中最美好、最善良、最纯真的东西植入孩子的心田,让孩子在渐渐成长过程中凝聚‘人情味’,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
初高中的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独有的青春气息一方面给他们带来了活泼向上的生命激情,让他们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另一方面,也有一些青少年在这一时期表现出叛逆倾向,喜欢扮酷,搞怪,做出吸引眼球的以赢得别人的羡慕与追捧;更有甚者,由于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吸烟、酗酒、拉帮结伙打架来显示自己的“义气”。也许他们只是图一时新鲜,却不由自主的陷入误区,甚至荒废学业。这些孩子一般都不会正确面对困难,不会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知道感恩,不懂得付出,甚至不懂得尊重生命……心理健康情况每况愈下。有调查显示,现在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不是生理上的疑难杂症,而是自杀,而且自杀者的年龄正趋于低龄化。每年线上棋牌平台网址 、中考过后,关于自杀的报道就会骤然增加。不仅如此,青少年犯罪案件也屡增不减,以至于人们将“青少年犯罪”、“吸毒”、“环境污染”并称为三大公害。这样的现象当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从某些方面的讲,我们的教育应该对这些逝去的生命负责,因此完善教育方法,充实教育内容刻不容缓。
“生命教育”旨在捍卫生命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以应对自杀、他杀、吸毒、性危机等社会现象。一个人生活的幸福与否,最重要的是有没有健康,当然这个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关注“生命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从误区中走出来,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更重要的是指导他们珍惜生命,学会与家人共享美好时光,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一个人的一生也许会因为一个观念而改变,我们的目光应该放到对孩子心灵的教育上。教育他们懂得珍惜、敬畏生命,改变的将不是一两个孩子,而是一代人,甚至一个民族。但愿“生命教育”能让我们的后代沐浴在充满爱和感激的阳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