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由周口师范学院物电学院在“四旋翼自主飞行器”的基础上研发的“善建号”四旋翼水上自主救援机在揽月湖成功完成模拟救援任务。
当日上午11时,天空飘着细雨,“四旋翼水上自主救援机”依然正常运行。到达场地之后,救援机在操作人员的操控下3秒内完成起飞前检查,然后迅速起飞至50米空中,在GPS定位导航系统的指引下以3.8m/s的均速在25秒内到达揽月湖水面指定救援位置并投下救生圈。
据气象预报显示当时东风5m/s,经测量救生圈投掷位置与目标位置误差为2米,整个救援过程从救援机起飞到救生圈被投至目标水域位置仅花费30秒。目前,救援机的水上起飞技术的研发已进入最后阶段,研发成功后将大大缩小投掷误差与救援时间。
据参与该飞行器研发的学生罗嘉伟介绍,救援机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自身携带的图像传输系统可以将救援现场实时情况同步反馈到指挥中心,指挥人员可以根据现场实时情况操控救援机实施救援。同时,在水域面积宽广的情况下,救援机还可以在空中发射彩色烟雾弹吸引被困者注意。
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水域安保领域,对环境复杂的水域安全救援任务可以提供技术支持,保障河流、湖泊、江流等水域人民的生民安全。在东方之星沉船事故的救援工作中,救援单位通过使用类似的水上救援机投掷救生圈,最大程度地抢救了受困人员的生命安全。
(编辑/苏光鸿 摄影/麻辰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