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上午8点30分,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筑梦青春行”支教服务团一行13人前往胡家营镇幸福院。在2.5KM的路程之中,大家井然有序,丝毫不懈怠,顶着骄阳、踏着泥土、扛着队旗大跨步向前。从支教服务地胡家营镇中心小学到幸福院,正是因为我们是大学生志愿者,一路上在街道两旁的许多村民用笑容相迎。让我有种自豪感,似于红军长征的幸福感,志愿服务中的群众支持是志愿者最大的精神慰藉。
上午9点到达幸福院。从外面看,幸福院是新建房,一些外部石子路还未铺平,但是绿化环境却显得十分舒适。与福利院负责人联合好后,负责人让我们进入幸福院。同时初步了解到这所幸福院主要是“五保户”老人,对于五保户,我并没有什么研究。通过活动结束后的资料搜集,五保对象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而五保护是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为保教)。
在门口的广场向房间里望去,老人们也在一楼走廊处向外眺望。我们13人决定打散,4人一组去3栋楼,并在2小时后在广场集合。我被分到了瑞祥苑,先从一楼逐一慰问,有位爷爷耳朵聋了却给我们比出双手合十的手势,嘴里说道:感谢你们来看我们啊,我很开心。从他们的话语中,听出作为大学生志愿者来慰问老人的必要性,孤单的老人需要温暖,他们需要社会来提供帮助,哪怕是简单的聊聊天,捶捶背。社会保障机制不断增强,老年人得到的保障越多,福利覆盖的范围越大,却仍有老人觉得“家”没了,灵魂的根没了。对于五保户来说,他们渴望受关注,期望有人来看看他们,同样,他们更需要心理上的辅导。
走到二楼时,一个老爷爷在门外用手比划打电话,嘴巴嘟嘟囔囔得在说什么。或许是模仿打电话给子女,或许只是想找个说话的人儿。看我们到了之后,拉着我们指着门口的姓名牌,好像有意思向我们介绍自己,但是却不能说话。我们拉他进房间,给他捏捏肩膀比划手势逗他开心,他笑嘻嘻得看着镜头,仿佛向个小娃娃。当我们前往三楼,他在楼梯口下抬头看着我们,仍然带着笑容。我想,眼神可以传情,他们也是在表达自己的感谢,即使不能用言语表现但是我们却都懂了。看着前来相送的爷爷们,不禁觉得本次活动非常值得。一棵大树,从幼苗到郁郁葱葱再到泛黄枯萎,都要经历一个过程,而他们是经历了这个过程。待到落叶飘入土壤,也是用作肥料滋养。他们看我们,向时代见证者对于新时期未来的期盼,我们也要懂得尊重与爱护他们。
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曾说过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敬老爱老是中华传统美德,一份情一份爱,融入对老人的祝福。如果社会各界都愿意抽时间去福利院看看老人,谁怕孤单?大学生志愿者愿意将休闲娱乐时间空出一部分,给老人们带来自己的兴趣特长节目,谁怕福利院不热闹?一人之力难成,而合力却断金。我们的笑容是给幸福院老人们的心理帮助,同时也是不断在提升自我社会价值,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的必要行动。(通讯员:赵棱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