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简介
武汉体育学院原名中南体育学院,是新中国首批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院校之一,创办于1953年,原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院校,2001年9月改为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学校占地面积1820.6亩,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000余人,研究生1700余人。学校坐落在秀丽的东湖之滨,依山傍水,校园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先进,文化底蕴深厚,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特色鲜明,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还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并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武汉体育学院艺术学院成立于2002年,最初名称为体育艺术系,2006年更名为体育艺术学院,2012年更名为艺术学院,是全国同类院校中最早成立艺术学院并开办体育与艺术类相关专业的学院之一。艺术学院设有舞蹈表演(体育舞蹈、健美操、啦啦操、大众艺术体操方向)、表演(服装表演、健身健美、武术表演方向)、舞蹈学(舞蹈表演与教育方向)三个本科专业。
艺术学院拥有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授权点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湖北省音乐与舞蹈学重点学科。艺术学院下设体育舞蹈、健美操、舞蹈和艺术体操、艺术学、体操5个教研室。学院现有教职工77人,专任教师64人,分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音乐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武汉纺织大学、湖北大学、韩国建国大学等。教师团队中有教授9人、副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导29人;有国际级裁判5人、国家级裁判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49人。学院现有本科生、研究生1800余名,是全国同类院校中规模最大的艺术学院。
艺术学院先后挂牌成立了国际体操联合会FIG国际体操学院、亚洲体操联合会亚洲体操培训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操运动协同创新平台、国家体操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健美操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湖北省体育舞蹈研究生创新基地、湖北省中小学体育艺术类运动项目研究指导中心。
近几年来,艺术学院在教学训练、艺术展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成绩斐然,培养了一大批世界冠军和全国冠军,社会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在教学方面,于2018年荣获了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在艺术展演方面,2016年我校报送的原创体育舞蹈作品《在水一方》,在第十一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评审中成功入选并获得优秀节目展演。在人才培养方面,我院体育舞蹈学生获得了中国大学生体育舞蹈锦标赛中伦巴舞、探戈舞等项目的冠军;健美操学生罗钧栊、周锦涛、张玉通荣获国际级健将称号;原创舞蹈作品《花木兰》、《知空》、《找到你》参加第三届全国体育院校大学生艺术节斩获三个金奖。在社会服务方面,我院学生代表湖北省参加了2019年70周年国庆阅兵彩车游行,同时还参加了2019年第七届军人运动会的表演和礼仪工作、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宣传活动表演、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开幕式暨揭幕赛演出等。
学校始终把教学质量视为生命线,不断更新高等教育理念、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几年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2%以上。
二、招生专业、计划、学费标准
舞蹈类招生省份: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陕西、甘肃、辽宁、黑龙江。江苏和江西两省(只招体育舞蹈方向);
表演类招生省份: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陕西、甘肃、黑龙江、广西。江苏和江西(只招武术表演方向)。
2021年按照新线上棋牌平台网址 改革招生的8个省份(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考生根据生源省份对外公布的选考科目要求执行。
武汉体育学院将根据专业考试的合格生源分布情况制定分省分专业计划,具体专业计划以当地省级招生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2021年收费标准以湖北省物价局核定为准。
三、专业介绍
舞蹈表演专业(体育舞蹈、健美操、啦啦操、大众艺术体操方向)(代码:130204 四年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表演专业是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专业。我校的舞蹈表演专业(体育舞蹈、健美操、啦啦操、大众艺术体操方向)原隶属于2004年申办的表演专业,并于2011年调整为舞蹈表演专业下设各专业方向。本专业依据舞蹈人才培养模式,并利用体育院校的办学优势,重点培养特色鲜明的舞蹈表演领域的体育艺术类人才。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建设有先进的教学场地与硬件设施,并拥有专业的演出剧场。该专业经过近20年的建设与发展,教学成果丰硕,学生就业升学率高,社会声誉良好。2011年湖北省学位办批准武汉体育学院立项建设湖北省体育舞蹈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2015年湖北省教育厅在武汉体育学院成立体育艺术类运动项目研究指导中心,该专业现为湖北省音乐与舞蹈学重点培育学科。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人文素养,较强的终生学习能力、用体育艺术元素丰富舞蹈表演与教学内容的创新实践能力,具备舞蹈表演、教学、创编、传播等综合知识与能力,能够胜任中小学、培训学校及相关机构的舞蹈教学、舞蹈表演、市场拓展等方面工作的“厚基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音乐与舞蹈学
主要课程:中外舞蹈史、艺术概论、舞蹈概论、舞蹈教育学、舞蹈表演专项技能、芭蕾基础训练、现代舞、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与排练、基础乐理、音乐选配与创编。
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舞蹈表演专业(体育舞蹈、健美操、啦啦操、大众艺术体操方向)本科学生正常修业年限为4年(根据学籍管理规定,亦可提前1年或延迟1-2年),学生达到毕业要求,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舞蹈学专业(代码:130205 四年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
武汉体育学院舞蹈学专业是201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二级学科专业,2011年开始正式招生,我校以舞蹈教育为主要培养方向,以艺术学、哲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等相关专业为理论基础,在接受舞蹈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不断拓展舞蹈教学、艺术实践及艺术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专业技能与艺术修养的融合、课堂与艺术实践的创造,使得培养本科人才能够将舞蹈艺术与社会实际工作相结合,并储备较高的学识与素养和践行终身学习的行为习惯,为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打下基础。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人文素养,具备舞蹈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实践经验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并养成终生学习习惯。用音乐舞蹈元素丰富舞蹈研究与教学内容的创新实践能力,具备舞蹈教学、舞蹈创编、舞台表演与实践等综合知识与能力,能够胜任中小学、群艺馆、培训学校及相关机构的舞蹈教学、舞蹈创编、管理与策划等方面工作的“厚基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音乐与舞蹈学
主要课程:舞蹈概论、中外舞蹈史、舞蹈赏析与批评、舞蹈教育学、舞蹈基本技能、舞蹈编导基础、舞蹈剧目、音乐基础理论、剑舞。
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舞蹈学专业本科学生正常修业年限为4年(根据学籍管理规定,亦可提前1年或延迟1-2年毕业),学生达到毕业要求,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表演专业(服装表演、武术表演、健身健美方向)(代码:130301 四年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
表演专业是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专业,是以文学、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为基础,以探索表演理论、创作规律、舞台表演实践为核心的一门学科。武汉体育学院表演专业于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分别于2012年、2013年、2015年开设了武术表演、服装表演、健身健美三个方向。该专业是以体艺结合为特色,培养了一大批亚洲及全国冠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本专业旨在培养集理论知识、创作技能与社会活动能力为一体,将传统文化与时代意识、健身理念与时尚表演相结合的现代表演艺术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
表演专业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戏剧学相关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厚实的专业知识以及扎实的专业创作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和不断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具备和掌握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能够适应社会需求会演、会教、会编、会导。能够在文化艺术团体、企事业单位、影视行业,中小学校及相关部门等,从事服装表演、武术表演、健身健美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戏剧与影视学
主要课程:表演技能训练、艺术概论、台词训练、中外电影史、影视表演基础、戏剧鉴赏、视唱与节奏训练、表演概论、形体训练、表演剧目排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