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战略部署,也是“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2016年,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7.5%,2020年实现90%的目标,全国层面只需增加2.5个百分点,并且目前全国2/3以上省(区、市)的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90%以上。在此背景下,高中阶段教育是否还要打普及攻坚战?又该如何攻坚克难?日前,教育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简称《攻坚计划》)对此作出了明确回答。
从当前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现实看,亟须打好普及攻坚战。近年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水平不断提高,但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其中,有的属于共性问题,还有的则主要反映在部分地区和部分学校,在中西部贫困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教育资源短缺,普及程度较低;普职结构不合理,中职发展滞后;学校师资短缺,教育质量不高;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债务负担较重。这些困难和问题既直接影响普及目标的实现,也严重制约高中阶段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如期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并实现有质量的普及,亟须打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战。
打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战,要聚焦难点把握重点,做到精准发力。普及的难点就是攻坚的重点,打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战需要牢牢把握重点,紧紧瞄准困难地区和特殊群体,提高困难地区普及水平,扩大特殊人群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攻坚计划》明确将“教育基础薄弱、普及程度较低的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作为普及攻坚的重点。
为了更好地体现全面、科学的普及观,真正实现有质量、有保障、可持续的普及,显然不能简单满足于追求数量和规模的增加,还应当着力解决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高、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招生比例持续下降、学校运转困难等突出问题,这也是《攻坚计划》确定的攻坚重点。
打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战,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进行整体谋划。到2020年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需要从扩充教育资源、优化结构布局、提升教育质量、形成保障机制入手,进行整体谋划,为实现有质量、有保障、可持续的普及奠定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