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相关问题
(一)工程硕士教育特点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培养目标的差异。专业学位是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它分为全日制工程硕士和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学术性学位硕士研究生则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
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培养方式的差异。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实践环节,全日制专业硕士需要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入学后接受全日制培养,毕业时可取得学历证和学位证。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它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毕业时也可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毕业后所享受的待遇完全一致。
(二)我校工程硕士培养特色
重“创新”,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激励机制创新上,学校采用双师型导师,企业全程参与研究生教学的各个环节,并鼓励研究生到企业进行成果推广和转化工作。学校为工程硕士设立了研究生创新教育奖助学基金,包括“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研究生成果奖励项目”。
重“应用”,坚持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作为现代的职业化高层次专门人才应具有的各种能力。
重“实践”,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根据工程硕士教育的特点,突出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强调论文选题和质量标准的技术性、应用性和实践性。
重“就业”,坚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一线,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根据社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确定和调整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创业能力、学习能力,使工程硕士教育真正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行业岗位办学。
(三)研究方向
光通信高分子化学材料、阻燃与耐热高分子材料、电子化学材料、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环境化学工程、化工装备设计及制造、化工过程检测及自动化、清洁生产工艺与技术、精细化学品绿色工艺、生物化学与应用、植物细胞培养工程、微生物产品与发酵工艺、生物干扰物质的生物医学应用、有害化合物的生物转化过程、功能助剂的合成及应用、医药中间体的研制与开发、生物化学传感器研制与应用、食品安全化学、表面与界面物理化学、光电功能材料化学、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的研制与应用、气体净化剂的研制与应用、有机催化氧化反应及其工业应用、催化材料合成与应用、功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表面与界面化学工程、光电子信息材料、高强轻型合金材料制备、生物活性物质的结构与功能、致害有机物的生物干扰效应、天然产物的生物效应等。
(四)实践基地
武汉市祥龙电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武汉石油化工厂、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江河新材料有限公司、武汉力诺双虎化学集团公司、武汉有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怡兴化工有限公司、武汉醒狮化工有限公司、武汉瑞阳化工有限公司、武汉橡胶工业总公司等。
(五)培养与学位授予
工程硕士录取后,按照我校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教学和培养,采取集中授课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生修完规定的学分后进入论文阶段,论文的选题主要来源于应用课题或者现实问题。答辩通过后,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在课程的教学环节中,老师因材施教,推行“基于问题的教学”、“基于项目的教学”、“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做到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