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求知探索的时代,也是一个更新观念的时代。在此情况下学校对中学生的教育、教学也面临着观念、思路、方法的更新。如何在信息时代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是我们每所学校必须面对且必须认真探索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上一学年的周末兴趣班中开设了“网上冲浪”课程,以纯网络应用的角度来研究中学生网络教育、教学的利弊,以及网络应用与具体学科整合的可行性。通过一年的教学观察、思考得出一些中学生在网络教学中的普遍现象、规律。在此,笔者具体谈谈对信息时代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教育、教学的一点思考。
一、网络教育的特征
近几年来,关于通过网络进行教育、教学,开办网校,建设校园网的呼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越来越高的趋势。每一种事物的出现必有其道理,网络教育也是如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在以前发展的基础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已经在世界各地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大量地运用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互联网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空间和时间的距离。其方便、快捷、内容丰富的特点改变了人们几千年来所熟悉的传统工作方式。
这股势不可挡的洪流很快也冲进了校园,于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也面临对这种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选择。但大量教师在对这种新型教育模式的理解上却出现了很大的偏差,认为网络教育教学是一种机械的物理组合式的课堂教育方式。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资料的查询、交流,利用网络的交互性进行更好的学习,而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没有改变,网络仅仅是传统课堂上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具。正是因为这种想法,我们的很多老师在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时不但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还往往适得其反。真正的网络教育绝不是简单地把网络仅作为一个信息的载体,而是由于信息载体的改变而引起的知识传递方法的改变,知识获取手段的改变,信息交流方式的改变,从而进一步要求教师上课的各个环节都要有相应的改革,其中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的方式可能也会和传统的形式有很大的区别。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教育教学并不是如同大量社会舆论所宣扬的如此简单容易。它涉及到教师意识、教育、教学方式、课程安排等各个方面的大量改革,绝不能一哄而上的盲目建设。然而网络教育以其突出的优势,最终会成为一种主要的教育方式之一,作为一所优秀的学校,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都必须把握这个教育方式改革的契机,占领教育的一个新制高点。
二、中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的特点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学生而言,他们一方面是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是接受新事物的受益者,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发展的不成熟,相应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我们的中学生又是大量垃圾信息的接受者,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学生们对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愿意通过网络教育这种新方式进行学习,如果能正确引导,他们学到的知识将更加广泛,更加深刻,他们自我学习和创新思考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但他们的自制力和判断力有限,常常被商业炒作左右其思想。因此他们在网络上大量的时间被用在聊天,游戏,无意识、无目的的浏览信息上,甚至发展到观看黄色、反动内容导致犯罪。正是如此,许多学校视网络为洪水猛兽,不是避而远之,就是坚决封堵。但因为网络本身的强大功能已在各个行业渗透,其优势显而易见,它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加之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越是封堵,学生就越是好奇,如不正确引导,反而会使学生走向歧途。因此我认为网络宜疏不宜堵。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教师必须主动积极地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才是上策。
由于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网络,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言论,学生在网络上可以相互进行交流,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对课程、时事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网上进行讨论而不需要任何人的批准。他们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畅所欲言,在自觉不自觉中极大地发挥了自己的能力,运用了所学的知识。但正因为如此,网上内容参差不齐,有很多内容缺乏科学性,或者真实内容与虚拟内容相混杂,很容易使判断力和知识水平有限的中学生迷茫,从而盲目地跟随,这样反而使他们的知识体系变得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