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心理错位是主要原因,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有针对性的作好调适。在实践工作中我尝试了几个结合:
(一)集体言论和个别点拔结合
对后进生的心理调适,集体言论非常重要。有集体言论,才有明白无误的是非标准;有集体言论,对后进生不良行为才能形成压力,对其心理错位的纠正,另一方面,各人有各人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特点,应选匙开锁,对症下药,对个性强的同学尤其需要对因下药,在充分尊重他们的基础上给以点拔调教,动情、晓理、导行,让学生觉得老师是真心诚意帮助他的,这样就容易拉近心理距离,收到效果。
例:前年任教的一个班,经常有失窃现象,经多方面找原因,也没得到结果,后开展班会讨论认识,主体会评,议,交警叔叔到校讲授法制知识、用实际事例教育。这个惯于偷别人东西的谢东同学,偷偷在老师面前承认了自己所做的一切,但希望老师不要告知家长,在同学面前不要讲他的姓名,并保证今后不再犯。
(二)规范行为和思想教育结合
后进生之所以后进,常是出于行为养成方面的困难,或是心中无“标尺”无章可依,对于这样的错位,应明确规范,使遵之有度,循之有则。孟子讲:“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中悦而诚服也”。经常学习日常行为规范,从小事培养,养成习惯,终生受益,我从穿校服,戴红领巾、穿鞋、吃早餐等这些小事做起,树榜样,持之以恒,立竿见影,连平时在家吃饭最挑惕的谭莹也能大口大口地吃学校早餐,最爱打扮的张小瑜也抹去指甲油,勤剪指甲了。以行为规范做目标,辅以思想教育,晓以利害,育人之道在明理,明理之后,行为则易于在思想支配下逐渐养成。
(三)长远思想和切近目标结合
要让学生明白,现在努力是为了将来的目标的,志存高远和脚踏实地是人生得以成功的两翼,对目光浅近者,要让其看到未来世界的需要,任务的艰巨,自身的价值,“日异其能,岌增其智”。
从小使学生在幼小的心灵里树立奋斗目标,有远大的理想,就会产生一种动力,这种动力一旦形成,会产生惊人的效果。
(四)自主自律和环境熏染结合
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毛泽东同志的谆谆教诲,是提示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对于研究后进生的转化颇有启迪,后进生只有提高自主意识,把持好自己,并在日常中不断得到人们的正确评价,其行为品格才能不断改善,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忽视外部环境,尤其是人际关系的作用,因此发动周围的人棗同学、朋友、家长、老师----正视他们,亲近他们、尊重他们,注意寻找他们的闪光点,重视发挥他们的长处,处处为他们树立榜样,借用外因,在内因素作用下令他们出现质的变化。
后进生的心理错位的形成及其表现,由于人的思想、个性行为、习惯,因人而异,只要我们以热爱学生为出发点,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把握其心态,做到对症下药,一定可以调适有度,收到相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