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报考资格审查、复试及录取
1、报考资格审查
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复试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凡收到复试通知的考生,应分别携带下列材料到报考学院进行报考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后方可参加复试。
(1)应届本科毕业生:学生证、居民身份证(或军校学员证)、准考证及完整的本科学习成绩单(需有教务部门公章,下同)。
(2)非应届本科毕业生、硕士、博士:有效身份证件、本科毕业证书或硕士学位证书或博士学位证书、准考证以及本科或硕士或博士学习期间的成绩单。
(3)同等学力考生:有效身份证件、本科结业证或高职高专毕业证或应届专升本生和成教生的学生证、准考证、完整的大学学习成绩单、公开发表的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高职高专毕业生还应提交补修的本科主干课程成绩单。
考生提交的上述材料应完整真实有效,用A4纸复印装订成册,经报考学院专人审核原件后,复印件收存归档。如发现有弄虚作假随时取消报考、录取资格,直至追究相应责任。
2、复试
(1)分数线:我校为教育部34所自划线招生单位之一,参加复试的考生人数一般为实际录取人数的120%-150%。凡符合学校公布的复试分数基本要求的考生均可参加专业复试(学校同意招生学院提高复试分数要求的学科,考生需达到学院公布的复试分数要求)。复试成绩占入学考试总成绩的50%。
(2)复试方式:专业复试由招生学院组织进行,一般采用笔试、面试、外国语听力口语测试及实验操作等多形式相结合的方式。
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阶段还需加试两门专业课。
(3)复试费:参加复试的考生需按北京教育考试院的有关规定缴纳100元复试费。
3、录取
(1)我校实行对考生的入学考试总成绩(含初试与复试)进行排名,择优录取的招生办法。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录取名单在招生学院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示一周,有异议者可以通过公布的监督电话进行举报。
(2) 我校的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生、自筹经费生、委托培养生和定向生。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非在职生均录取为非定向生,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非在职生均录取为自筹经费生,非定向生及自筹经费生需将本人档案(包括工资关系)转到我校;在职生均录取为委托培养生,委托培养生无须转档案;纳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硕士生均录取为定向生。
五、入学体检
新生入学报到时学校统一在中国农业大学校医院进行体检,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体检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未通过体检者不予入学注册,可办理保留入学资格一学年。期满经复查合格后正式注册入学,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
六、培养费、奖助学金
1、非定向生:由学校和导师共同提供培养费和助研津贴并可享受公费医疗。毕业后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
2、自筹经费生:自行承担培养费,培养费为6000元/年,按学年交纳。第一学年的培养费在入学报到前交纳,此后每年的7月10日前缴纳下学年培养费。由学校和导师共同提供助研津贴并可享受公费医疗。毕业后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
3、委托培养生:在读期间的培养费、生活费、医疗费及其它福利费由原工作单位支付,培养费为6000元/年,按学年交纳。第一学年的培养费在入学报到前交纳,此后每年的7月10日前缴纳下学年培养费。拟录取后考生本人、委培单位须与我校签订《委托培养协议书》,毕业后按协议回原工作单位工作。
4、定向生:录取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硕士生,第一学年在教育部指定的培训基地学习,通过考核后回到学校进入专业学习。回校后由学校提供培养经费,学校向非在职定向生提供助研津贴。
5、直博生:由学校和导师共同提供培养费和助研津贴并可享受公费医疗。学制五年,前两年享受硕士生助研津贴标准,后三年享受博士生助研津贴标准。
6、30%成绩优秀的在校生可获得不少于2000元/年的奖学金。
7、MBA、MPA、金融、国际商务、保险和工程硕士项目管理领域招收的研究生在助研津贴、学费和医疗等方面执行相关简章上的规定,解释权归各个招生学院。
七、其他
(一)学校实行校、院二级管理,考生在报名、考试、复试、录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请与报考学院联系咨询。
学 院 | 联系电话 | 邮箱 |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 010-62732565 | zwwmq@cau.edu.cn |
资源与环境学院 | 010-62731427 | zhybgs@cau.edu.cn |
动物科技学院 | 010-62731280 | dkky@cau.edu.cn |
动物医学院 | 010-62732772 | dy001@cau.edu.cn |
经济管理学院 MBA中心 | 010-62738513 010-62738516 | yangxin@cau.edu.cn |
生物学院 | 010-62733542 | swxyyjs@cau.edu.cn |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 010-82381443 | shbx@cau.edu.cn |
理学院 | 010-62733474 | pestici@cau.edu.cn |
工学院 | 010-62736275 | xuewei@cau.edu.cn |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 010-62738635 | Zhangliwei@cau.edu.cn |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010-62736743 | dyjw@cau.edu.cn |
人文与发展学院 | 010-62733392 | wujx@cau.edu.cn |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 010-62736733 | szxy@cau.edu.cn |
图书馆 | 010-62736496 | shlij@cau.edu.cn |
(二)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及各学院不提供往年试题和参考书、不举办任何课程补习班,双休日及节假日休息,上班时间接待咨询。咨询电话:010-62732884。
(三)单位代码:10019;单位名称:中国农业大学;报名点代码:1119;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址:
http://gradinfo.cau.edu.cn/admission/index.do
(四)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办公地点: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主楼208室;通讯地址:北京市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邮政编码:100193。
本年度招生如遇国家政策调整,我校将做相应调整并及时公布.
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将于8月下旬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