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深化专业综合改革,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取得阶段性成绩。
2014年,护理学专业、药物制剂专业再获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至此,学校已获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项,大力推动了学校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在专业综合改革基础上,学校卓越医生培养计划在课程整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特别是在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工作中,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的认可和赞扬,受到了香港文汇报、贵州日报等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和报道。2014年,医学影像专业获省级卓越培养计划项目,拓宽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范畴。
省级教改项目紧跟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2014年,学校获得省级教改重点项目3项,从获奖项目内容上看,主要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翻转课堂与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课程整合等,反映了遵义医学院教学改革符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在实践基地建设方面,目前,学校拥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所,三级甲等教学医院32所。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贵州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实验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基地平台、实践信息化教学平台等三大实践教学平台正在建设和完善中。
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质量,大力推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首要问题,即使在高度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今天,教师教学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学校实施了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在师资培训、学习,青年教师导师制,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下功夫,先后组织教师赴台湾参加PBL学习、校内组织和派出参加各类教学比赛,组织开展各类教学人员培训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获得省级以上各类表彰,极大的提升了学校知名度。
此外,为继承和弘扬学校优良教学传统,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规范青年教师教学行为,遵义医学院先后组织开展了教学观摩活动、示范性集体备课活动、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活动、多媒体课件比赛活动、教学能力培训专项系列活动等,得到广大教师的一致好评。
同时,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贵州省教育厅开展的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评选活动、贵州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第四届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和第一届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基本功竞赛并多人次获奖,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技能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遵义医学院的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任务依然艰巨。下一步,学校将逐步加强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改革,思想先行。要切实加强教育理念学习,更新教育观、质量观、学习观,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21世纪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生活能力、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取自主讨论、自主研究、合作学习等新的模式下教学。
以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学校章程对培养模式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学科与专业培养为重点,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核心,突出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特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围绕这一目标,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创新规范培养过程,使学生达到学校要求的培养目标。
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状态评估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动态监督。学校将接受教育部的审核评估,教学质量和教学状态评估保障体系是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三大主体内容之一。要进一步加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行精细化管理,按照审核评估要求,积极推进各专业标准化建设,为本科人才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扎实做好在建各级各类本科教学工程项目。2014年,遵义医学院拿到不少国家级和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必须把项目作为深化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助推剂”,注重改革实效,不断积累改革经验,推广改革成果,切实提高本科人才培养水平。在本科教学工程建设的基础上,鼓励广大教师申报各级教学成果,争取取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零的突破,不断提高教学改革成果的示范效应和辐射力。
在专业综合改革基础上,遵义医学院卓越医生培养计划在课程整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特别是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让遵医乘着当前教育改革的东风;改革,让遵医走在全省高校改革的前列。(温烨 杨芳 邵珠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