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教融合为依托
构建各类专业体系
学校抢抓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机遇,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了现代纺织、现代制造、自动控制、创意设计等12大专业群,开设各类专业42个,形成了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专业布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和智力支撑。
为紧贴企业需求,学校不断优化专业体系,推进产教融合,引进省内外优秀专家、行业领军人物作为兼职教授,引进校外教学团队,聘请行业企业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同时,实施校企双专业带头人制度,选聘20名有影响力的行业企业专家和校内骨干教师共同担任专业带头人,参与课堂教学和实训,基本实现了企业参与人才共育、过程共管。
建设期内,学校现代纺织、现代制造和创意设计3个专业群被遴选为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群,纺织品检验与贸易、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2个专业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专业。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
构建现代教学模式
学校定期开展人才需求、专业设置、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调研,对各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重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抽调教学骨干组建重点专业教学团队,采用模块化、项目化的教学方法,以企业真实的项目作为载体,将企业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改革课业评价体系。
学校每年组织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新架构专业群,重新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学校教师还与企业人员合作,从“技能菜单”的角度把课程进行项目化设计,融合相关专业课程、生产技术、竞赛标准和岗位素养,系统设计并实施项目化教学,突出体现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
在组织教学时,教师都列出课程项目清单,并把项目带进课程,根据“技能菜单”中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来引领,使学生的学习情境和相关职业及岗位的技术技能相契合。近年来,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编写特色教材上百门,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99%,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通讯员:李建国 赵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