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岁末,中央电视台第12套节目《社会与法》开播,给国人丰富多彩的收视看点增加了新的内容。而每天下午6;30的“道德观察”栏目则越来越引人关注。主持人朋友般的与大家拉起了家常。他机敏而沉稳,端庄而风趣。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震撼、被洗礼,被脱胎换骨。道德的阳光终将融化人们心中的坚冰,驱走漫漫长夜,引导人们走向光明。仔细一看,这位主持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叱咤国际大专辩论赛风云的最佳辩手、西安交大学生路一鸣。
路一鸣的一鸣惊人,得益于他参加的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和国际大专辩论赛等诸多赛事。1996年,西安交大在第二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中获冠军,路一鸣获最佳辩手; 1998年,西安交大在cctv“蓝带杯”全国大专辩论赛上获冠军,路一鸣获优秀辩手;1999年8月29日在北京举办的99国际大专辩论赛上,西安交大又是一路过关斩将,将冠军和最佳辩手的奖杯悉数纳于囊中。被称为“雄辩”的路一鸣不仅是团队中的主力队员,而且再次获得了最佳辩手的称号。他的出色表现,引起了观众的注意和媒体的青睐。
路一鸣,辽宁沈阳人,个头不高,看起来文质彬彬。有一本《雄辩天下》的书这样形容他“虽说是虎年生,可是在外形上让人产生不了任何与虎有关的联想。”“来自东北,并非大汉。”然而,就是这个在一般人眼里并非东北大汉的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却表现出一股虎虎生气,让东北虎们、西北狼们闻之汗颜。 他199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专业,1996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到交大战略与决策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1999年考入交大企业管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还未毕业,早被中央电视台相中,先后在中央一套“三星智力快车”、中央二套“商界名家”、 “对话”、中央十二套“道德观察”栏目担任主持人。
路一鸣说,电视台主持人的生活一定是多维的,能教会你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别人,能教会你珍惜,也能教会你进步。你会真切地感到,你的工作有价值,不仅仅是挣钱吃饭。
路一鸣感触很深的有这样一件事。2004年年底,电视台要作节目,请来了一个甘肃陇西的妇女,被安排在一个普通的宾馆里。节目录制结束后,这位妇女对路一鸣说,我在北京住的这几天,就像每天生活在天堂里。路一鸣感慨地告诉我,平时我们生活在大城市,每天享受着大城市带给我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时间长了,我们会觉得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甚至对我们还没有获得的东西耿耿于怀。人生的烦恼大都来自于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但是面对这些人,一句简单的话,就会让你警醒,让你明白:你现在还不满意的生活,在别人眼里已经是天堂了。你会懂得珍惜,会变得豁达。这种对人生的领悟是弥足珍贵的。
记者曾在路一鸣主持的节目里,看到这样一个普通人之间相濡以沫互相帮助的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农民身患重病,无力交纳昂贵的医药费,同病室的一位病友帮助他交齐了所欠费用而后悄悄出院。几经打听,这位农民才知道帮助自己的这位好心人是一位普通的银行干部,其实家中并不富裕。农民和干部在以后的交往中,逐渐成了好朋友。后来这位干部倾其所有,帮助农民建起了新居。一年以后,干部身患绝症,在死亡的边缘挣扎,农民知道后,东挪西借筹措资金,并说服家人,卖掉自己新建不久的房子,帮助曾经有恩于自己的干部渡过难关。农民说,我从小就知道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道理,我怎么能眼看着自己的恩人承受如此痛苦而坐视不管呢!路一鸣说,在道德的天平上,最能反映出一个人最本质的东西,往往最普通的人,最能做出道学家称颂的光辉事迹,而这些事迹在这些普通人眼里十分平常,就像吃饭穿衣那么简单,让我们感动的就是这一点。
路一鸣说,我想把主持人当自己的事业来做。在节目里我不能只说观众已经知道的道理,况且 “道德观察”栏目定位也不宜让我做太多的评判,我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分析,可以为观众多提供一些思考的途径和空间。
在西安交大校园里,在老师和学生中,路一鸣的大名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何以见得?有例可证。一大二学生在食堂就餐,回来后兴奋的向全体室友报告:“我看到路一鸣了,他在康桥苑请她mm吃饭。”“聊上了?”“那我怎么敢打扰,再说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这算什么,我在路上还和他打过招呼呢!”另一学生得意地说。
无疑,路一鸣是成功的,而且在很多人眼里简直就是一路顺风。
路一鸣的成功,源于他对环境的把握和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总能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土壤。当年父母亲和中学老师把他送到著名高等学府西安交通大学自有他们的道理。这里云集了一大批大师级人物和专家学者,这里是中国培育高级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专家的摇篮。路一鸣至今还庆幸自己当年的选择没有错。到大学以后,遇到了三位对自己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老师。一位是席酉民老师,一位是韩鹏杰老师,一位是他读博士期间兼职所在公司的老总耿健先生。
路一鸣说,席老师是一位管理大师,他现在担任西安交大副校长。在席老师面前,我感到自己永远只是个小学生。席老师上大学四年没有看过一场电影,这在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我就做不到,而席老师做到了。韩鹏杰老师则教会我用另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说用思辨的眼光看待事物,用思辨的角度理解博大精深。听他的课,就像听评书一样过瘾,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耿建先生教我怎么看待世间万象,怎么处理问题。席老师的魅力来源于他的知识和人格,韩老师的魅力来源于他独到的思维方式,而耿先生则让我站在成熟男人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使我尽快走向成熟。
对什么是大学,什么是大师,路一鸣有自己的理解。路一鸣说,在这个环境里,你能学到许多大道理、大知识、大学问。我对交大有非常深厚的感情,我深切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期待,这种关爱和期待可以与父母亲相媲美。席老师来北京出差的机会较多,每次和我见面,他都会问我你最近在做什么,在思考什么问题。他是通过你的回答来检验你是不是进步了。我有时晚上做梦,梦见席老师出题考我,我答不出来。
路一鸣是实实在在的理科生,何以在全国辩论赛上有如此卓越的成绩?他说,这也是交大给我的。他感谢在他的成长道路上诸多老师付出的大量心血。路一鸣回忆说,我们是理科生,对文科知识了解很少,人文学院、校团委、学生处的老师对我们的启迪,使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有了最形象的感悟。他们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取胜的方法,而且是终生受益的思想工具。大学给我的知识和机会,以前想都不敢想。我现在是一个频道的主力主持人,我通过媒体影响了全国观众,可是又是谁影响了我呢?还是交大,还是我的老师。不然这个机会即使给了我,我也没有办法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