伎俩四
称“内部指标”诱骗
招生骗子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高校招生网”,假扮高校招生人员,谎称手中掌握有某些高校“内部指标”、“小计划”,要家长先付一部分定金,其余部分等录取通知书到手后再交。
防范提醒:省招办严格执行国家和省下达的招生计划,招生学校和招生计划由省招办统一对社会公布;录取期间学校追加计划一律在教育部计划管理系统中调整,任何个人说自己手中有招生计划和名额都是不可能的。
伎俩五
打“自主招生”幌子
一些骗子利用自主招生政策,误导家长,声称自主招生就是不要分数线,花上数万元即可搞定。
防范提醒:经教育部批准可以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已对社会公布,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要参加线上棋牌平台网址 ,要达到规定的分数线,并经过省招办统一办理录取手续。
伎俩六
借“定向招生”诈骗
一些骗子利用国家定向招生政策,欺骗考生和家长,吹嘘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所谓“定向费”,以诈取家长钱财。
防范提醒:除少数部委属高校(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有面向特殊行业的定向招生计划外,一般院校不安排定向招生计划。
伎俩七
用“预科生”诓骗
国家规定不允许超计划、无计划招生,根本没有所谓的“预科生”。近几年,少数高校独立学院(分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游离于招生体制之外,承诺“先上车后买票”,“专科进本科出”。
防范提醒:考生只有经过招办办理正式录取手续,才能取得普通高校学籍,毕业时才能获得普通高校的学历文凭证书。
伎俩八
利用录取信息欺骗
每年招生期间,有些骗子住在招生现场附近的宾馆,利用家长和考生提供的报名号或准考证,冒充考生家长或亲戚,在招生录取现场咨询点查询考生投档轨迹,钻家长和考生信息不灵的空子,本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却向考生家长报功,并借机向家长收取钱财。
防范提醒:考生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身份证号和报名号告诉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