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差生”的转化:“差生”或行为或学习成绩差。他们是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也是学校教育中的老大难问题,学校教育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差生”的转化。
在转化“差生”的过程中,我们要抓住以下三个机会:
一,抓住开学之初,学生主观上“想上进”的时机
开学之初,绝大多数学生对新学期的学习生活都有一种憧憬,内心都有一种进取的愿望。在这方面,“差生”的希望则更强烈写。他们热切期望在新的学习生活中能摘掉“差生”的帽子,老师和同学们都能用新眼光看待他们,在学习新学科时获得好成绩。在行动上,他们也有进取表现,如开学之初以至一段时间内,学习,作业都比较认真,较少或不犯错误。这种“想上进”的心理需求,是转化“差生”的计有利时机。因此,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此时应抓住机遇,通过谈心,表扬等多种激励手段,予以强化和巩固,促进“差生”的转化。
二,抓住“差生”“有了进步”的机会。
冷眼,嘲讽是“差生”经常受到的待遇。表扬,鼓励往往与他们无缘。人们往往成见其左右,对优生的点滴进步,都尽收眼底,而对“差生”的明显优点,却熟视无睹。但现实告诉我们,看不到“差生”的优点和进步,没有对“差生”的肯定和鼓励,就不可能有“差生”的转化。事实上,差生并不是每个方面都差。他们有的只是学习成绩差。在其他方面表现不错:有的是表现差,学习成绩并不差;有一部分“差生”甚至可能在某些方面有特长,如体育,音乐或美术等。即使是个别学习品德都差的“双差生”,也有他们的长处,如讲义气,爱劳动等。要成功地转化“差生”,就要看到他们的长处,他们的进步,不管是哪一方面的,只要是闪光点,哪怕是十分微小的闪光点,都可以着力给予表扬,鼓励,让其产生一点“成功感”。所以,我们应学会用放大镜看“差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差生”的缺点。抓住他们的进步,及时加以肯定,使之发扬光大,逐步实现有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是一条转化“差生”的有效途径。
三,抓住考试后学生“情绪波动”的时机
考试对学生情绪的影响是非同寻常的。考得好的当然高兴,并受到鼓励;考得不好的,会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一些有了进步的“差生”可能喜形于色,忘乎所以;另一些没有进步的“差生”可能会因考试的再次失败而心灰意懒,不想再努力了。对此教育者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对学生的情绪波动,不可无动于衷,采取听之任之,麻木不仁的态度。否则,先前为转化“差生”所作的一切努力都会付诸东流。所以,考试后,及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考试成绩,迅速稳定学生情绪,卸下学生的思想包袱,防止“差生”思想滑坡,控制“差生”面的扩大。
转化差生是一项复杂的心理工程,但只要我们勤于发现机遇,善于抓住机遇,,不断利用机遇,适时适地,持之以恒地去做,一定会使“差生”转化工作奇葩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