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体检
复试考生需参加体检,体检具体安排见学校2016年复试工作通知。
九、录取
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
十、学费和奖助学金
1、研究生学费标准
根据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文件要求,我校确定研究生学费标准为每年8000元。
2、研究生助学金标准
我校研究生助学金资助标准按不低于教育部规定标准发放。
学生在企业参加实践活动或项目还可获得学校和企业一定的经济补贴。
3、研究生奖学金标准
我校设立研究生奖学金,分为新生奖学金和优秀学业奖学金。
(1)新生奖学金
为鼓励学生积极报考我校,学校特设新生奖学金,在新生入学时一次性发放。新生奖学金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分别给予5000元、3000元和2000元的奖励。其中,三等奖学金发放给所有为我校录取,并完成报到注册手续的研究生新生。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的授予条件见学校相关办法。
(2)优秀学业奖学金
等第 | 奖励金额 | 获奖比例 |
特等奖 | 20000元/年 | 1% |
一等奖 | 10000元/年 | 5% |
二等奖 | 5000元/年 | 10% |
三等奖 | 3000元/年 | 20% |
四等奖 | 1000元/年 | 40% |
国家奖学金
每年根据《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评定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每人奖励20000元。
以上奖学金评定办法按照学校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十一、其他政策
1、学校积极创造条件,设立一定数量的助教、助研、助管、兼职辅导员等岗位,并提供相应不少于500元/月的岗位津贴;研究生导师视学生参与科研情况,按月发放助研津贴。
2、学校重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设立研究生创新项目基金,鼓励支持研究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选拔优秀研究生赴国(境)外高校访学、企业实习或培训,提升研究生的国际化能力。
4、学校开通绿色通道,对有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按时支付学费的学生提供学费减免和助学贷款等措施,支持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
注:以上报考须知若与国家有关部门及教育部今后颁布的规定有不符之处,须按国家有关部门及教育部有关文件的规定执行,并以研究生部主页公布信息为准。
十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招生政策另行规定。
欢迎广大考生报考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
学校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2360号 邮政编码:201209
联系部门:研究生部 联系电话:021-50217007,021-50216996
联系人:郑老师、李老师、刘老师 网址:http://yjs.sspu.edu.cn
导师简介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所属学部(学院、中心) | 研究方向 |
1 | 王景伟 | 教授 | 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产学研合作中心 |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电子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化) |
2 | 白建峰 | 副教授 | 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产学研合作中心 |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电子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化) |
3 | 张承龙 | 副教授 | 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产学研合作中心 |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电子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化) |
4 | 苑文仪 | 副研究员 | 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产学研合作中心 |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电子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化) |
5 | 关杰 | 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电子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化) |
6 | 管传金 | 副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电子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化) |
7 | 徐金球 | 教授 | 文理学部大学化学教研室 |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电子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化) |
8 | 高桂兰 | 副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电子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化) |
9 | 王静荣 | 副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电子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化) |
10 | 樊丽 | 副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电子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化) |
11 | 周媛 | 副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电子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化) |
12 | 梁波 | 副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电子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化) |
13 | 袁昊 | 副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电子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化) |
14 | 谢华清 | 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环保设备与材料 |
15 | 王利军 | 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环保设备与材料 |
16 | 周明远 | 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环保设备与材料 |
17 | 谢洪勇 | 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环保设备与材料 |
18 | 徐海萍 | 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环保设备与材料 |
19 | 祝向荣 | 副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环保设备与材料 |
20 | 白跃伟 | 教授 | 工学部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 | 环保设备与材料 |
21 | 王金敏 | 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环保设备与材料 |
22 | 朱志刚 | 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环保设备与材料 |
23 | 于伟 | 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环保设备与材料 |
24 | 陈胜文 | 副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环保设备与材料 |
25 | 黎阳 | 副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环保设备与材料 |
26 | 吴子华 | 副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环保设备与材料 |
27 | 李靖 | 副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环保设备与材料 |
28 | 王继芬 | 副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环保设备与材料 |
29 | 朱路平 | 副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环保设备与材料 |
30 | 解丽丽 | 副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环保设备与材料 |
31 | 施惟恒 | 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环保设备与材料 |
32 | 杨丹丹 | 副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环保设备与材料 |
33 | 邴乃慈 | 副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环保设备与材料 |
34 | 陈立飞 | 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环保设备与材料 |
35 | 汪玲玲 | 副教授 | 工学部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 环保设备与材料 |
36 | 何亚飞 | 教授 | 工学部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 | 环保设备与材料 |
37 | 何玉安 | 教授 | 工学部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 | 环保设备与材料 |
38 | 田浩彬 | 教授 | 工学部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 | 环保设备与材料 |
39 | 汪志锋 | 教授 | 工学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 环境监测技术 |
40 | 陈进 | 教授 | 工学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 环境监测技术 |
41 | 王漫 | 教授级高工 | 工学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 环境监测技术 |
42 | 秦琴 | 副教授 | 工学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 环境监测技术 |
43 | 邵宇丰 | 副教授 | 工学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 环境监测技术 |
44 | 何成 | 副教授 | 工学部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 | 环境监测技术 |
45 | 魏文静 | 教授 | 经济管理学院 | 环境逆向物流 |
46 | 杨涛 | 教授 | 经济管理学院 | 环境逆向物流 |
47 | 郝皓 | 教授 | 经济管理学院 | 环境逆向物流 |
48 | 李荷华 | 教授 | 经济管理学院 | 环境逆向物流 |
49 | 杨敬辉 | 教授 | 工学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 环境逆向物流 |
50 | 李岩 | 副教授 | 工学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 环境逆向物流 |
51 | 周艳军 | 副教授 | 经济管理学院 | 环境逆向物流 |
52 | 秦宝燕 | 副教授 | 经济管理学院 | 环境逆向物流 |
53 | 郑秀君 | 副教授 | 经济管理学院 | 环境逆向物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