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月26日,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学校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部署会,“两学一做”即“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校党委号召学校广大师生党员,要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以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为根本任务,自觉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校全体党员积极行动,自觉投身“两学一做”活动,以实际行动争做合格优秀共产党员。为推动“两学一做”活动深入进行,学校将陆续推出“两学一做”系列报道,力争在一定程度上打响学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品牌,扩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把党的形象树起来,使党的旗帜飘起来,促进文明、和谐校园建设,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快速发展。
给学生关爱,做学生“亲人”
——记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虞晓琴
虞晓琴,女,汉族,江苏余兴人,1971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1993年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学生工作第一线,先后担任辅导员、学院党委副书记,在工作中,面临纷繁多变的局面,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诸多迷惑,她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始终保持积极的进取心和敏捷的应变力,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和真诚的爱,立足岗位,为做好学生工作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她因工作出色,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员标兵、十佳党务工作者、湖北省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湖北省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
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办公室,一个娇弱的身影始终忙碌着,一会召集辅导员和学生干部们开会,商讨院里一些学生活动的开展工作;一会与思想有问题的同学们促膝谈心,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一会又坐在电脑前审阅学生活动工作方案;……这个不停忙碌着的老师,就是副书记虞晓勤。
二十四小时不关手机
2016年3月的一个中午,虞老师刚刚准备吃饭,就听到急促的手机铃声,她立马放下筷子,拿起手机只听见:“虞老师,李某某今天情绪不稳定,用手砸玻璃,现在找不到人了。”她听了,饭也顾不上吃,立马联系学生干部,辅导员找人。找了大概两个多小时,虞老师急的满头大汗,还是没有找到那个学生。虞老师冷静片刻后,又去查了他的刷卡记录,发现有五十多的消费。她心想;“是不是住在宾馆了?还是去了医院?”虞老师一个电话一个电话的打着,直到晚上,李同学还是下落不明。“对不起,您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的语音提示让她放心不下,她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她就早早起床,匆匆赶去学校,知道那个同学已经回来了,原来他去了医院包扎伤口。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之后虞老师找到了他,了解到最近他学习有点吃力,然后耐心地开导他说:“不管发生什么事,都不要伤害自己来逃避困难。学习要循序渐进,每天只要进步一点点,你就成功了。”经过虞老师的开导,李同学重拾信心。
2015年10月,建工学院一个叫小宇的学生,在与女朋友相处过程中遇到困惑,心情一直很低迷,上课也没精打采的。刚刚结束工作的虞老师突然接到保卫处的电话:“虞书记,你们院一个学生情绪激动,想要跳楼,你快来……”虞老师立刻跑到出事地点,看着那个年轻的生命正情绪激动的样子,虞老师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劝好他!”她找来小宇的女朋友,了解到原来两个人在闹分手,小宇觉得自己付出的很多,心里接受不了。虞老师深呼了一口气,努力地让自己镇定下来,温柔地劝道:“小宇,你冷静点,你想想,你还那么年轻,结束了生命真的能解决问题吗?想想你的父母,如果你跳下去,他们该怎么办……”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虞老师衣服已经汗湿。经过2个多小时的劝解,小宇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虞老师紧锁的眉头也渐渐松开。安抚好小宇,她又马上给辅导员和学生干部们开会,让他们密切关注小宇同学,还找到小宇的好哥们儿说:“你们多陪陪小宇,发现有什么问题,及时向老师们反映。”交代完了,虞老师又拿起手机给小宇父母打电话,简单解释后,表示希望小宇父母可以和学校一起帮助小宇,解开心结。
虞晓勤说:“一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其工作的真谛就是‘播种爱’。我把学生们当作自己的亲人,真心实意地去关爱、帮助他们。希望他们在需要我的时候第一时间找到我。”
毕业生,在校生都是我的学生
2007年4月的一个晚上,一名已毕业的学生给她打电话:“虞老师,我们班的王彪得了肝癌,他家经济很困难,能帮帮他吗?”第二天上午她就汇去了2000元,中午亲自制定了“捐款献爱心”活动方案,下午在全院教职工和学生中进行布置,短短两天,全院师生就向王彪同学捐款近2万元。在这期间,虞老师总会在百忙中给王彪同学打电话,一直在鼓励他,让他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