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会成员是如何产生的呢?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副校长刘红告诉记者,在家长自愿的前提下,各方经过推选,在保证学历、工作性质、性别等方面多样性的前提下,选出既有时间又关心学校建设的家长担任委员。选举出能代表全体家长意愿的在校学生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这样就能把家长凝聚起来,家长有问题直接找家委会成员,委员再与学校沟通,共同管理学校。
但目前,家长委员会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比较松散。“不排除在个别的学校,家长委员会形同虚设,或者变了味道,参与学校管理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刘红副校长补充。
有校长指出,家长委员会的事情他们只能在工作之余参与,积极性难免打折扣。而一些家长担心,在目前的情况下,让家长委员会去参与学校的管理和监督无异于缘木求鱼。
中国式家委会路在何方?
“决不能让家委会成为一道摆设,或者成为权钱交易的平台。”胡乐乐表示,要办好家委会,首先就必须要民主选举家委会常委,让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有公共责任心且敢言会说的家长,经由民主选举,成为家委会常委。
“家委会在成立之初,学校应该就家委会具体运作,日常的活动内容首先对家长进行培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刘红表示,要想促进家长真正参与学校管理,首先必须提升他们的认识,改变多年来“管理学校就是学校的事情”的想法。
教育议事会真正打破了学校的围墙,已经把社区纳入进来,实现了一种“制衡”。教育议事会相当于政府机构里“政协”的定位,可以提出议案,参与学校管理。政府机关对学校评价的时候,就可以参考教育议事会的意见,使社区和家庭对学校办学享受较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评议权。
专家介绍,在欧美和日本等一些国家和地区,家委会在学校的管理和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多为独立性组织,成员具有较高的参与性。家委会的使命,除了代表父母行使教育参与权,参与学校管理之外,还在家长教育、健康指导、学校安全、教育资助、推动教育立法和教育改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家委会在建立发展的过程中,各个方面都要规范,科学。在指定某些标准的时候,要杜绝口号化,做什么,怎么做,都应该具体而明晰。这样家委会与学校才能是平等合作的和谐关系,这一组织也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推进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沙红表示。